《南中詠雁詩》鑒賞及賞析
原文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賞析
因為徇私犯法,發(fā)配嶺南,詩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加上本來他是頗受寵幸的,痛苦無疑更甚。所以,被貶途中,當(dāng)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飛去,不禁睹物傷情,悲從中來?!叭f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在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歸,尋其自由安樂之所,而自己卻要跨越千山萬水,遠赴萬里之遙到那險惡濕熱的南方瘴癘之地。其間旅途的坎坷,蟲獸的侵襲,疾病的折磨,都要忍受。春雁北返,回到自己的樂園,乃隨性而動;而自己作為萬物之靈長,卻淪落偏僻的異地,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首兩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對比中,那種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緊扣歸雁,進一層抒發(fā)內(nèi)心的悲憤與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戶,因此,古人稱北飛的雁為歸雁。隋代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兩句寫人見歸雁而自然生歸家之情。詩人此時身處南中,凝望那陣陣北歸的群雁,也不禁動了歸鄉(xiāng)這個念頭:不知什么時候,我才能和你們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園?古時北方人不適應(yīng)南方的濕熱氣候,被貶謫南地的人往往兇多吉少,加之路途遙遠艱辛,更是生死難料。此番南去,是生是死,實難卜知。蓋一切都尚在冥冥之中也,因而作者那絕望的苦痛、負(fù)罪的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都交織在這末二句上了。
詩中作者把無情的大雁當(dāng)作可以告語的知己,向它們傾訴自己的情懷,情真意切,出語自然。這里表現(xiàn)了一個“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的疲憊不堪的旅人,他踽踽獨行,凝望那北歸的群雁逐漸消失在遠方,他的心也隨之很沉很沉地墮了下去。值得慶幸的是,韋承慶不到一年便被召回,繼續(xù)做官,兼修國史,頗受唐中宗稱善,官至黃門侍郎而卒,可謂善終。大概從這次貶謫中,作者是吸取了某種人生的教訓(xùn)的,加強了個人品行的修養(yǎng)。宋之問有一首詩《題大庾嶺北驛》,和這首詩比較相似,其前四句云:“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fù)歸來。”在人雁對比中,寫思家之情。但宋之問終未能從貶所歸來,唐玄宗時竟被賜死。大概因為宋之問的人品太差,先諂事張易之,后有依附武三思,在知貢舉時,竟然收取賄賂,且不知悔悟,遂引起時人的公憤,連皇帝也討厭他,于是把他賜死了事。反映在詩歌里,韋承慶的貶謫思歸之苦,更能博得后人的同情。末二句自然、真摯,脫口而出,毫無矯揉裝束之態(tài),深得后世詩論家的好評。
這首詩,通篇用敘述的筆調(diào),語言直白、通俗,如話家常。短短二十字中,運用對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貶謫之痛,完滿地表現(xiàn)了出來,自具動人的力量。
韋承慶簡介
唐代·韋承慶的簡介
韋承慶(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內(nèi)郡陽武縣(今河南原陽)人。性謹(jǐn)畏,事繼母篤孝。第進士。累遷鳳閣舍人,在朝屢進讜言。轉(zhuǎn)天官侍郎,凡三掌選,銓授平允。長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鳳閣侍郎,同平章事。張易之誅,承慶以素附離,流嶺表。歲余,以秘書員外少監(jiān)召,兼修國史,封扶陽縣子。遷黃門郎,未拜卒,謚曰溫。承慶著有文集六十卷,《兩唐書志》傳于世。
...〔 〕韋承慶優(yōu)秀詩作展示
直中書省1576人關(guān)注
[唐代] 韋承慶
清切鳳凰池,扶疏雞樹枝。唯應(yīng)集鸞鷺,何為宿羈雌。大造乾坤辟,深恩雨露垂。昆蚑皆含養(yǎng),駑駘亦驅(qū)馳。木偶翻為用,芝泥忽濫窺。九思空自勉,五字本無施。徒喜逢千載,何階答二儀。螢光向日盡,蚊力負(fù)山疲。禁宇庭除闊,閑宵鐘箭移。暗花?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