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望廬山瀑布泉》鑒賞及賞析
原文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賞析
第一句中“萬丈洪泉落”,萬丈有多高,實在讓人難以想象,詩人要表達的正是心中那種不可確鑿道出的對匡廬飛瀑雄奇險壯之氣勢的深深折服與崇愛之情。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為泉,詩人以泉喻瀑,言飛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將泉跟倒置了過來,任其泉水噴涌而下、源源不絕,所述情狀極為形象,令人嘖嘖生嘆?!疤鎏霭胱戏铡币痪錉顚懙膭t是伴隨著瀑布飛落而升騰起的縹緲水氣。李白七絕《望廬山瀑布水》開篇就說高峭挺拔的香爐峰在旭日紅光的映照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如同幻境一般,張九齡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這種“日照香爐生紫煙”的神奇氣象。迢迢,寫霧靄之高;半,寫紫霧似將色瀑截斷。高高漂浮的水霧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萬丈的源頭,自然是深隱于一派迷蒙與虛無之中了。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第二聯(lián)著重于展現(xiàn)瀑布飛瀉云天的動感之美。廬山峰青巒秀,嘉木成陰,噴雪鳴雷般的銀瀑從幾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蕩著嶙峋的山巖,穿越過層疊的古木,義無反顧地墜入深密的澗谷,這壯景所帶來的強烈視覺震撼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瀟灑的超凡手筆令人欽佩。廬山有景如此,無怪乎自古就贏得”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了。
第三聯(lián)意在描繪飛瀑在陽光照耀下呈現(xiàn)來的奇幻風采,“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轉(zhuǎn)寫瀑布的色彩和聲響。瀑布本如素練,但在晴日陽光的照射下,卻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繽紛的顏色,絢麗瑰奇;天清氣朗之時,本無風雨,但萬丈洪泉直瀉而下時發(fā)出的巨大聲響,卻使人有急風驟雨雜沓的聽覺感受。詩人繪聲繪色,以自己獨到的感受營造出那亦真亦幻、瑰麗迷人的美妙畫面。在湖口遠望廬山瀑布,是否真能聽到它所發(fā)出的巨大聲響,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詩人從萬丈洪泉直瀉而下的氣勢中,仿佛聽到了風狂雨驟般的雜沓聲響。句末的“聞”字與上句的“似”字對舉互文,本身就包含了“似聞”的意蘊。這是一種似真似幻的聽覺感受,其傳神處正在亦真亦幻之間。若認定“聞”字是幾十里外清晰聽到瀑布的巨響,反而拘泥而失語妙。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最后一聯(lián)以山水總括之筆收束全篇。詩人喜愛廬山之毓秀鐘靈,故以“靈山”稱謂之。“空水”一句由南朝謝靈運《登江中孤嶼》一詩化用而來。謝詩云:”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币庵缚諝夂退记宄涡迈r,詩人此處易“澄鮮”一詞為“氤氳”,重在凸顯廬山水瀑霧氣繚繞、與晴空漫成一片的融融氣象?!疤斓仉硽?,萬物化醇”(《易經(jīng)·系辭》),廬山水正是乾坤交合而孕育出來的人間勝境。
總起來看,詩中所寫瀑布水,來自高遠,穿過阻礙,擺脫迷霧,得到光照,更聞其聲,積天地化成之功,不愧為秀中之杰。形象的比喻詩人遭遇和情懷,所以他在攝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選擇什么語言,表現(xiàn)什么特點,實則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懷來取舍的。這也是此詩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詩人自我化身,則比喻與被比者一體,其比興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鑿痕跡。
相對于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水》而言,張九齡的這首五律有著四十字的篇幅,其鋪展才思的空間更大。詩人善于運用繁筆,其言瀑布之雄險,以巍峨“靈山”為背景。先直抒“萬丈”“迢迢”之豪嘆,后輔以“雜樹”“重云”為襯托;其言瀑布之絢麗,先描繪“洪泉”“紫氛”的真實所見,后生發(fā)出“虹霓”隱隱約約的奇妙幻覺;不僅如此,詩人還以“天清風雨聞”壯其聲威,以”空水共氤氳”顯其渾然。濃墨重彩而又繁簡得當,毫不繁冗,正是詩人技法嫻熟的體現(xiàn)。
作為一首山水詩,這首詩的藝術(shù)是獨特而成功的。這首詩表面上只是在描寫、贊美瀑布景象,有一種欣賞風景、吟詠山水的名士氣度。但其中蘊激情,懷壯志,顯出詩人胸襟開闊,風度豪放,豪情滿懷,其藝術(shù)效果是奇妙有味的?!霸?a href=http://eklavyapremedicalimphal.com/cidian/cidian/gushi/yanzh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言志”,山水即人,這首山水詩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張九齡簡介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zhì)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xí)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張九齡優(yōu)秀詩作展示
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1198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蘋藻復(fù)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查看詳情]
登臨沮樓3725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fù)來過。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zhuǎn)多。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查看詳情]
與弟游家園4141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定省榮君賜,來歸是晝游。林烏飛舊里,園果讓新秋。枝長南庭樹,池臨北澗流。星霜屢爾別,蘭麝為誰幽。善積家方慶,恩深國未酬。棲棲將義動,安得久情留。? [查看詳情]
郡內(nèi)閑齋3948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fù)滋。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jīng)時。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查看詳情]
南還湘水言懷1764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江間稻正熟,林里桂初榮。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時哉茍不達,取樂遂吾情。? [查看詳情]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4977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躋。林筍苞青籜,津楊委綠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復(fù)緣堤。樂處將鷗狎,譚端用馬齊。且言臨???,兼話武陵溪。異壤風煙絕,空山巖徑迷。如何? [查看詳情]
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4389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薄宦晨昏闕,尊尊義取斯。窮愁年貌改,寂歷爾胡為。不諂詞多忤,無容禮益卑。微生尚何有,遠跡固其宜。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故園從海上,良友邈天涯。云雨嘆一別,川原勞載馳。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去國誠寥落,經(jīng)途弊險巇.歲逢? [查看詳情]
商洛山行懷古2339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陳跡向千古,荒途始一過。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故事昔嘗覽,遺風今豈訛。泌泉空活活,樵臾獨皤皤。是處清暉滿,從中幽興多。長懷赤松意,復(fù)憶紫芝歌。避世辭軒冕,逢時解薜蘿。盛明今在運,吾道竟如何。? [查看詳情]
當涂界寄裴宣州2412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章綬胡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念行祗意默,懷遠豈言宣。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查看詳情]
自始興溪夜上赴嶺4815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嘗蓄名山意,茲為世網(wǎng)牽。征途屢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巖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后,歸鳥息人前。數(shù)曲迷幽嶂,連圻觸暗泉。深林風緒結(jié),遙夜客情懸。非梗胡為泛,無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樂在何年。? [查看詳情]
初發(fā)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2237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詔書。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虛。肅命趨仙闕,僑裝撫傳車。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shù)殊。義沾?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