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閨思二首》鑒賞及賞析
原文
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
夢里分明見關(guān)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xù)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賞析
第一首詩開頭二句寫思婦醒時情景,接著寫她的夢境,乃倒裝寫法。
她一覺醒來,只見斜月透進碧紗窗照到床前,環(huán)境如此清幽,心頭卻無比寂寞,更有那秋蟲悲鳴,催人淚下;她的淚水早已沾濕了衣襟。
剛才在夢里,分明地見到關(guān)塞了。那“關(guān)塞”正是她魂牽夢縈的地方。因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來。
詩人以飽蘸同情之淚的筆觸,寫出了思婦的一片癡情。
第二首詩寫思婦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靜無云,她聽到鴻聲時斷時續(xù)。鴻雁,向來被認為是替人傳遞書信的,因此,她便由鴻聲而想到要郵寄征衣,但寄到哪兒去呢?本想寄到遙遠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誰料想,如今那兒又在移軍。怎么辦?真叫人愁緒萬端,寢食不安。
用字特點
二首均有聲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講究。
如用一“藹”字,表現(xiàn)月光深暗,創(chuàng)造氛圍。
如用一“靜”字,顯示夜空的冷寂,并襯托出下面的“鴻聲”清晰,女主人公則惟聞此聲,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滿腔心事。
張仲素簡介
唐代·張仲素的簡介
張仲素(約769~819)唐代詩人,字繪之。符離(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貞元十四年(798)進士,又中博學(xué)宏詞科,為武寧軍從事,元和間,任司勛員外郎,又從禮部郎中充任翰林學(xué)士,遷中書舍人。張仲素擅長樂府詩,善寫思婦心情。如"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春閨思》),"夢里分明見關(guān)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閨思》),刻畫細膩,委婉動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語言慷慨,意氣昂揚,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zhàn)斗精神。
...〔 〕張仲素優(yōu)秀詩作展示
夜聞洛濱吹笙4445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xù)下仙云。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fēng)助幽律,波月動輕文。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查看詳情]
緱山鶴1186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仲素
羽客驂仙鶴,將飛駐碧山。映松殘雪在,度嶺片云還。清唳因風(fēng)遠,高姿對水閑。笙歌憶天上,城郭嘆人間。幾變霜毛潔,方殊藻質(zhì)斑。迢迢煙路逸,奮翮詎能攀。? [查看詳情]
上元日聽太清宮步虛2709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仲素
仙客開金箓,元辰會玉京。靈歌賓紫府,雅韻出層城。磬雜音徐徹,風(fēng)飄響更清。紆馀空外盡,斷續(xù)聽中生。舞鶴紛將集,流云住未行。誰知九陌上,塵俗仰遺聲。? [查看詳情]
天馬辭二首379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仲素
天馬初從渥水來,郊歌曾唱得龍媒。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殘花幾處開。躞蹀宛駒齒未齊,摐金噴玉向風(fēng)嘶。來時欲盡金河道,獵獵輕風(fēng)在碧蹄。? [查看詳情]
漢苑行二首1529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仲素
回雁高飛太液池,新花低發(fā)上林枝。年光到處皆堪賞,春色人間總不知。春風(fēng)淡蕩景悠悠,鶯囀高枝燕入樓。千步回廊聞鳳吹,珠簾處處上銀鉤。? [查看詳情]
燕子樓詩三首3967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仲素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獜堉偎貪M床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白居易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銷已十年?!獜堉?a href="/wenxue/shiwen/241264.html" target="_blank">?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