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
47
采桑拼音:cǎi sāng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罚铣熙U照﹑梁簡文帝﹑陳后主等均有此曲,名《采?!?。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采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采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
采桑分詞解釋采桑相似詞語
帶采字的詞語
采桑相關(guān)詞語意思
柴桑的意思:1.古縣名。西漢置,因縣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東漢末,諸葛亮見孫權(quán)于此,共圖抗曹。晉以后歷為潯陽郡和江州治所。隋廢。2.借指晉陶潛。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稱。3.據(jù)《宋書.隱逸傳.陶潛》載,潛晩年隱居故里柴桑,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后因以“柴?!贝腹世铩?/p>
柘桑的意思:柘樹。屬桑科。葉可飼蠶,材可制弓。
虹采的意思:指彩旗。
柔桑的意思:1.指嫩桑葉。2.始發(fā)芽的桑樹。
染采的意思:指將織物染成彩色。
流采的意思:三國魏文帝的劍名。
翠采的意思:見“翠彩”。
素采的意思:見“素彩”。
薪采的意思:1.打柴。2.指打柴的人。
標(biāo)采的意思:顯示光彩。
銓采的意思:選拔搜尋。
訪采的意思:尋訪搜集。
蠶桑的意思:養(yǎng)蠶與種桑。
翳桑的意思:古地名。春秋晉靈輒餓于翳桑,趙盾見而賜以飲食。后輒為晉靈公甲士。會靈公欲殺盾,輒倒戈相衛(wèi),盾乃得免。事見《左傳.宣公二年》。按,翳桑,杜預(yù)注云,“桑之多蔭翳者”。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左傳中》云,“翳桑當(dāng)是地名”。今從王說。后以“翳桑”為餓餒絕糧的典故。
空桑的意思:1.傳說中的山名。產(chǎn)琴瑟之材。2.瑟名。古代于夏至祀地奏樂用。3.空心桑樹。4.指非父母所生﹐來歷不明者。5.指僧人或佛門。
采桑相關(guān)詞語拼音
- 少采拼音:shǎo cǎi
- 神采拼音:shén cǎi
- 神采奕奕拼音:shén cǎi yì yì
- 神采奕然拼音:shén cǎi yì rán
- 神采煥發(fā)拼音:shén cǎi huàn fā
- 神采煥然拼音:shén cǎi huàn rán
- 神采英拔拼音:shén cǎi yīng bá
- 神采飛揚拼音:shén cǎi fēi yáng
- 清采拼音:qīng cǎi
- 祥桑拼音:xiáng sāng
- 祥桑谷拼音:xiáng sāng gǔ
- 恭敬桑梓拼音:gōng jìng sāng zǐ
- 泛采拼音:fàn cǎi
- 瑞采拼音:ruì cǎi
- 璀采拼音:cuǐ cǎi
- 贊采拼音:zàn cǎi
- 犢牧采薪拼音:dú mù cǎi xīn
- 浮采拼音:fú cǎi
- 地下采礦拼音:dì xià cǎi kuàng
- 珉采拼音:mín cǎi
- 夏采拼音:xià cǎi
- 風(fēng)采拼音:fēng cǎi
- 老龜烹不爛,移禍于枯桑拼音:lǎo guī pēng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 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拼音: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 多采拼音:duō cǎi
采桑詞語解釋
清商:
1.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古謂其調(diào)凄清悲涼,故稱。
2.謂秋風(fēng)。
仿效:
模仿(別人的方法、式樣等):藝術(shù)貴在創(chuàng)新,不能一味仿效別人。
南朝:
1.我國南北朝時期,據(jù)有江南地區(qū)的宋﹑齊﹑梁﹑陳四朝的總稱。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稱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后人:
①后代的人:前人種樹,后人乘涼。
②子孫。
西曲:
1.樂府《清商曲》的一部。詳“西曲歌”。
2.山西﹑陜西的地方小曲。
采桑相關(guān)成語
- 老龜煮不爛,移禍于枯桑
- 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 不揪不采
- 豐富多采
- 舉手可采
- 人世滄桑
- 光采奪目
- 興高采烈
- 兼收博采
- 兼收并采
- 鳳采鸞章
- 升山采珠
- 博采眾議
- 博采眾長
- 博采群議
- 詠桑寓柳
- 左右采獲
- 干名采譽(yù)
- 張燈結(jié)采
- 恭敬桑梓
- 驚采絕艷
- 想望豐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