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個詩人叫賈島。他寫了一首詩,最后一句是關(guān)于一個老和尚晚上回到寺廟。一共五個字:‘和尚敲月門’。為了把這首詩寫好,他想了很久。原來他是想寫‘和尚把月亮推下了門’,后來覺得可以寫‘和尚把月亮撞下了門’。用‘推’字好還是‘敲’字好?他反復(fù)比較,甚至出門騎在驢背上,也是用手推門敲門,細細品味。
有一次,他騎在驢背上,做著‘推’和‘敲’的動作,專心致志地學(xué)習(xí)詩歌。沒想到會被一群車馬包圍。我以為荊趙胤(官名)來了,直到我來找他才意識到。他急忙向景趙胤道歉,解釋他為什么沒有設(shè)法讓道。荊稱韓愈(唐代著名散文家)。韓愈沒有責(zé)備賈島,而是掐死了馬,說:‘用‘敲’字比用‘推’字好。’并解釋說“叩”字聲音洪亮,更能形象地表達一個老和尚在月夜靜謐中回寺的情景。
賈島接受了韓愈的建議,最后寫了一首絕句:“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停留,和尚敲月亮的門”。
后來,人們把寫文章時選詞造句的工作叫做‘推敲詞造句’。
這種“推敲詞句”的故事在中國古今作家中頗為常見。他們經(jīng)常為每個單詞權(quán)衡和選擇單詞。
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他們艱苦的研究精神,努力把每一句話都寫好,把意思表達清楚。
我們知道,一篇文章是由一句話組成的,每一句都是由一個接一個的詞組成的。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建筑,那么單詞和句子就相當于磚頭和瓦片。碎磚碎瓦,造不出堅固美觀的建筑。
練習(xí)作文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寫單詞的能力,學(xué)習(xí)流利、簡潔、生動地寫單詞的能力。
相當多的孩子在寫字時粗心大意。結(jié)果,他們犯了一些“低級錯誤”,我們通常稱之為“太粗心”。
例如,一個孩子在他的作文中寫道:
奶奶的生日快到了。我想送奶奶一份禮物,以示我的孝心。送什么?我突然想到奶奶的眼睛少了一個盒子。對了,我用零花錢給奶奶買個眼盒!毫無疑問,小作者的意圖是好的。因為粗心,他把‘眼鏡’誤認為‘眼睛’,開了個大玩笑。一定要把奶奶的眼睛摘下來放在盒子里嗎?
你見過78歲的孩子嗎?讀到這里你會說,笑話,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孩子?事實上,一個孩子確實寫過這樣一句話:
毛毛是一個78歲的孩子。
顯然,問題在于缺少一個小標點符號。小作者粗心大意,甚至漏掉了‘7’和‘8’之間的一個停頓。
以上例子是孩子在寫作中犯的兩個‘低級錯誤’。更何況說話寫字的時候不夠仔細,啰嗦,意思卻不清楚。
例如,一個同學(xué)寫了這句話:
爺爺60歲,奶奶58歲,爸爸41歲,媽媽38歲,但家里的事我都得聽。
看,這句話好啰嗦,聽起來好費勁!此外,就像他說的,“我必須聽家里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換成這樣,豈不是簡單合理?
爺爺六十,奶奶五十八,爸爸媽媽都四十多歲了。但是,家里的大事小事還是要聽的。'
只用一個‘聽’來表示‘服從’;而‘聽’就是討論,征求意見。稍有不同,表達的意思就會大不相同。
不恰當?shù)脑~語和歧義的含義必然導(dǎo)致歧義,從而必然影響正確含義的表達。請看下面這句話:
寒假期間,我和父親有幸來到杭州。'
對于這句話,我們不妨‘咬’和‘嚼’。
1.“幸運”意味著難得的機會和巨大的運氣。句中‘幸運’可以控制‘我’,但是控制‘爸爸’就有些牽強了。原因很簡單。上海和杭州相隔不遠,爸爸去杭州的機會肯定很多。所以,把“幸運”這個詞放在“我”后面更合適。
第二,不如把‘和’改成‘跟’或者‘跟’,以示晚輩尊敬長輩。
3.從文字上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在上海寫這個練習(xí)的,應(yīng)該用“來”而不是“走”,或者干脆把“來”字刪掉。
4.在杭州做什么?這句話沒解釋。別人看了會有疑惑。去吊唁或者掃墓就很幸運了?所以后面要加‘游’字。
說話像本書,就能看出一點味道。把原句改成:‘寒假期間,有幸和爸爸一起去杭州游玩?!馑疾皇乔宄嗔藛幔亢孟駬Q個詞,加個詞,換個詞序都沒關(guān)系,只是表達的意思差別很大!
有些句子看起來無懈可擊,通順清晰。然而,它們必須反復(fù)閱讀并仔細審查。
例如,一個孩子寫了這樣一句話:
我寫過的很多文章都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過!橫著看豎著看,好像沒什么好修改的。讓我們靜下心來,認真選詞,說話像話。
第一,‘文章’都是寫的,所以‘寫’字可以刪掉。
第二,“文章”這個概念比較大。領(lǐng)導(dǎo)的政論,作家的小說,科學(xué)家的學(xué)術(shù)報告,都是“文章”。小學(xué)生雖然寫“文章”,但確切地說應(yīng)該是“習(xí)題”。
第三,“出版”一般是指在雜志或報紙上發(fā)表具有一定份量的重要文章。小學(xué)生作文選報紙或雜志,改成‘發(fā)表’比較合適。
第四,“許多”和“許多”的意思相似,所以把“許多”改成“許多”似乎不大合適。
有了這個變化,原句就變成了:‘我的很多習(xí)題還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