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1187篇) 〕南鄉(xiāng)子·春情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夕陽美麗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里,青山綠樹把一杯的玉液都染綠了。認得這杯中瓊漿是故鄉(xiāng)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初次看來,萬頃的江水都好像那尚未過濾的酒。
陽臺山上春雨忽至,胡亂地灑在歌樓打濕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陣東風卷地而來,吹散了云雨,落日的余暉從烏云縫隙中斜射出來,染紅了半邊天。
注釋
南鄉(xiāng)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為單調(diào),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diào)。雙調(diào)平韻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又名《好離鄉(xiāng)》、《蕉葉怨》等。
晚景:指夕陽之景。景,日光。瓊杯:玉杯。
照眼:耀眼。翠作堆:形容綠色之盛。
岷峨(mín é):四川境內(nèi)岷山山脈北支,峨眉山傍其南。而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鄉(xiāng)。
淥醅(pēi):美酒。蒲萄:即葡萄。此處與“淥醅”均喻江水澄澈碧綠。
陽臺:地名,傳說在四川巫山。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此指歌女所處之所,亦即下句之歌臺。
粉腮:歌女的香腮。
吹回:指風吹雨散。
落照:落日之光。
參考資料:
1、呂觀仁.東坡詞注:岳麓書社,2005:65
2、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549-551
3、蘇軾 等.東坡集:鳳凰出版社,20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