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詩詞賞析
明月如霜般潔白,好風(fēng)就如同清水一樣清涼,秋天的夜景清幽無限。彎彎的水渠中,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露珠隨風(fēng)落下,但夜深人靜,這樣好的美景卻無人看見。三更鼓聲,聲聲響徹夜空,一片樹葉悄悄落到地上,輕音竟把我的夢驚斷。夜色茫茫,再也見不到黃昏時的景色,醒來后我把小園處處尋遍。
那長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歸路,對著故鄉(xiāng)家園苦苦地思念。看如今燕子樓空空蕩蕩,佳人盼盼已經(jīng)不在,樓中的畫堂里空留著那呢喃雙燕。古今萬事皆成空,還有幾人能從夢中醒來,有的只是難了的舊歡新怨。后世有人,面對著這黃樓夜色,定會為我深深長嘆。
注釋
⑴彭城:今江蘇徐州。燕子樓:唐徐州尚書張建封(一說張建封之子張愔)為其愛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樓。
⑵紞如:擊鼓聲。
⑶鏗然:清越的音響。
⑷夢云:夜夢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典出宋玉《高唐賦》楚王夢見神女:“朝為行云,暮為行雨”。驚斷:驚醒。
⑸心眼:心愿。
⑹黃樓:徐州東門上的大樓,蘇軾徐州知州時建造。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蘇軾 賞析
上片寫夢醒,深夜寂靜,明月如霜,在彎彎曲曲的池子里,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滾下了晶瑩的露珠。三更時分,夜深人靜,一片樹葉落地都鏗然有聲,自己從夢中驚醒,夜色茫茫,踏遍小園尋找舊夢,卻無處可得。寫夜景,以夜間輕微的聲響襯托夜間的寂靜,寫夢僅用“夢云驚斷”一筆帶過,無處尋夢,不禁黯然神傷。
下片寫自己這個“天涯倦客”在清幽的深夜被秋聲驚醒后惟見“燕子樓空”,感到無限惆悵。接著便由張與關(guān)盼盼的故事引出對整個人類歷史無限深沉的感慨,昔日燕子樓中的舊事,已如夢一般地逝去,而古往今來無數(shù)代人的歡樂、怨恨,又何嘗不像它一樣也如一連串連續(xù)的夢境?世人不明此理,固如大夢未醒。而大夢已醒的詞人自己,此時此地所感發(fā)的人生感嘆,在后人看來,難道不也是一場夢!這種對人生深刻的思考,顯示了蘇軾內(nèi)心對于整個人類歷史的懷疑和迷惘,表現(xiàn)了他對宇宙、人生以及整個社會進程的憂患情緒。結(jié)合現(xiàn)實處境,表達了自己盼歸難歸,觸景傷情,懷古傷今的感傷。語言高度凝練概括,僅“燕子樓空”三句,便說盡張建封(當(dāng)為張)事,寫景如畫,感情濃郁,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低沉而感傷的情緒正是詞人厭倦官場的心緒在詞作中的藝術(shù)折射。詞境的開闊,題材的闊大,又是詞人把社會、歷史以及對人生哲理性思考引入詞作的豪爽表現(xiàn)。[3]
詞人蒞臨徐州,宿于唐代名妓關(guān)盼盼的燕子樓。是夜,明月皎潔如霜,好風(fēng)清涼如水,此為大景,以靜襯托夜之深。魚跳曲港,露瀉圓荷,此為小景,以動反襯夜之靜。如此靜夜,自能夢遇佳人。然三更鼓響,一片葉落,忽然驚醒,于是悵然若失,起而尋夢上征融情入景,若夢若醒,亦真亦幻,給人以惝恍迷離之感。下片由人亡樓空,直抒感慨,把故園之思,今昔這感、人生如夢之嘆,打成一片。他從自己今日憑吊燕子樓,推想到他日后人又將憑吊自己所建的黃樓,一種人生須臾、榮枯無常的感慨襲上心頭,使他深有"古今如夢,何嘗夢覺"之慨??磥?,這燕子樓的一夢,也不特是艷遇而已,更暴光坡心境的一次澄化。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蘇軾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據(jù)詞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記夢詞。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據(jù)元本題下注“徐州夜夢覺,此登燕子樓作”認(rèn)為“燕子樓未必可宿,盼盼何必入夢?東坡居士斷不作此癡人說夢之題”。認(rèn)為傅干《注坡詞》所錄題注為不可信,而以為王文誥《蘇詩總案》所云“戊午十月,夢登燕子樓,翌日往尋其地作”為可從。王文誥斷一事為二事,詞中難覓佐證。鄭文焯所云更多屬猜測之詞,不足為據(jù)。倒是傅注既題作“公舊注”,當(dāng)不容隨意懷疑的,且與詞中情事暗合,應(yīng)可據(jù)此解讀此詞。作者在題記中聲稱自己夜宿江蘇彭城燕子樓,夢到以前居住在這里的唐代張尚書之愛妾盼盼。盼盼,姓關(guān),唐朝人。據(jù)傳燕子樓就是張尚書為關(guān)盼盼所建的。白居易《燕子樓三首》詩序云:“徐州故尚書有愛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風(fēng)態(tài)。”白氏所謂“尚書”,后世(包括蘇軾)多以為是張建封,但據(jù)考證當(dāng)為張建封之子張愔。盼盼面貌姣好,談吐不俗。自從張氏死后,盼盼思念故人,于是獨居在小樓上十余年不嫁。
蘇軾至徐州前已轉(zhuǎn)職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對王安石變法的孤憤,仕途上因頻繁遷調(diào)而帶來的孤寂之感,都時時向他襲來。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十月的一個夜晚,蘇軾宿于燕子樓,一個旖旎纏綿的夢境,讓他頓悟人生的真諦?!皫讜r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保ā缎邢阕印罚┧撵`魂從夢境中得到了凈化和升華。醒來后十分感慨,寫下這首別具意境的佳作。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蘇軾 鑒賞
上闋寫清幽夢境及夢醒后的悵然若失之感。起三句總寫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風(fēng),并小結(jié)以“清景無限”,賞愛之心已溢于言外。首句寫月色明亮,皎潔如霜;秋風(fēng)和暢,清涼如水,把人引入了一個無限清幽的境地。“清景無限”既是對暮秋夜景的描繪,也是詞人的心靈得到清景撫慰后的情感抒發(fā)?!?/p>
下闋乃醒后述懷,語意沉郁而超然獨悟。換頭三句是實寫心境,寫在天涯漂泊感到厭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歸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園一直到望斷,極言思鄉(xiāng)之切。此句帶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詞人無限的悵惘和感喟。杜甫曾有詩云:“天畔登樓眼,隨春入故園。”蘇軾此處當(dāng)是化用杜詩,寫登樓后的思家心理。
詞人將景、情、理熔于一爐,圍繞燕子樓情事而層層生發(fā)。景為燕子樓之景,情則是燕子樓驚夢后的纏綿情思,理則是由燕子樓關(guān)盼盼情事所生發(fā)的“人生如夢如幻”的關(guān)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問。全詞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境界清幽,風(fēng)格在和婉中不失清曠,用典體認(rèn)著題,融化不澀,幽逸之懷與清幽之境相得益彰,充分顯示出蘇軾造意行文的卓越不凡。
這首詞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與今、倦客與佳人、夢幻與佳人的綿綿情事,傳達了一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隱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詞中“燕子樓空”三句,千古傳誦,深得后人贊賞。
《永遇樂》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燕子樓空空蕩蕩,夢到關(guān)盼盼,就做了這首詞。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就如同清水一樣清涼,清新靜謐的夜景真是怡人。
曲港跳魚,圓圓的荷葉上,露珠隨風(fēng)落下,但夜深人靜,這樣好的美景卻無人欣賞。
囗如三鼓,鏗然一葉,輕音竟驚斷了我的夢。
夜茫茫,再也見不到黃昏時的景色,醒后我尋遍了小園,處處都無痕。
天涯倦客,看那山中的歸路,苦苦地思念著故鄉(xiāng)家園。
燕子樓空,好人在哪里,只剩下深鎖在空樓上的燕子罷了。
古今如夢,到此還不醒,只因為舊歡新怨,還交纏在生命中啊。
異時對,他日有人來到我建的黃樓上,也會感嘆我這歷史的過客吧。
注: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
作者介紹
蘇軾,宋人。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相關(guān)詩句
《永遇樂》[宋代] 蘇軾
多種陰功,後蒙天報,榮貴長久。
一片靈臺,丹青要畫,畫請看人間秀。
慈仁雅著,延永松年,內(nèi)鼎有丹方就。
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從來義方,今見公輔,量運夔龍居後。
承北門風(fēng),相傳世業(yè),都是經(jīng)邦手。
狂歌將意,知公難老,永助慶堂尊酒。
有重重,腰金孫子,繼來獻壽。
《永遇樂 丙午歲仲秋,與胡中山同舟往南昌,》[宋代] 蘇軾
之。
中山能談泰定數(shù)年少羨君,有如瓊樹,相見何晚。
虎瞰山前,輕船同載,正桂花香滿。
對溪一夕,孤篷聽浪,又趁朔風(fēng)*返。
計行藏、只堪一笑,怕冷白鷗驚見。
君如管輅,聰明*異,能道山翁奇蹇。
絳闕蓬萊,人間天上,翹首仙凡遠。
何時訪我,竹溪松壑,盡有白云堪玩。
寫長懷、且寄南飛秋雁。
《永遇樂 中州樂府》[宋代] 蘇軾
月已中秋,菊還重九,夜久涼重。
滿地清霜,半天白曉,孤唱聞耕垅。
蕭蕭窗幾,依然琴硯,但覺鼠窺風(fēng)動。
悔生平趨前猛甚,晚退卻成無勇。
興衰更換,妍媸淆混,造物大相愚弄。
三釁羞人,五交賈鬻,侯伯寧無種。
而今此念,消除都盡,惟有故山歸夢。
吾廬更,雙溪清繞,萬峰翠擁
《永遇樂》[宋代] 蘇軾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
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
卷珠簾,凄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淮上,能道使君深意。
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
此時看,回廊曉月,也應(yīng)暗記。
《永遇樂 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宋代] 蘇軾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永遇樂 檢校停云新種杉松,戲作·時欲作親舊報書,紙筆偶為大風(fēng)吹去,末章因及之》[宋代] 蘇軾
投老空山,萬松手種,政爾堪嘆。
何日成陰,吾年有幾,似見兒孫晚。
古來池館,云煙草棘,長使後人凄斷。
想當(dāng)年、良辰已恨,夜闌酒空人散。
停云高處,誰知老子,萬事不關(guān)心眼。
夢覺東窗,聊復(fù)爾耳,起欲題書簡。
霎時風(fēng)怒,倒翻筆硯,天也只教吾懶。
又何事,催詩雨急,片云斗暗。
《永遇樂》[宋代] 蘇軾
龍閣先分,鳳毛榮繼,當(dāng)世英妙。
山岳儲靈,長庚應(yīng)夢,還訂佳辰到。
黃花*露,碧瓦凝霜,香馥郡齋清曉。
憶當(dāng)年、青云平步,共喜驟躋華要。
陰功厚德,玉函金篆,錫與世間難老。
注意方濃,分符屢請,雅志人□少。
棠陰□訟,樂府新教,正好醉山頻倒。
有誰似、萊衣游戲,萱堂壽
《永遇樂 夢中有以王正之樂府相示者·予但記》[宋代] 蘇軾
中有利名千丈。
先待明朝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然正之未嘗有此作也,明日以示友人希顏欽叔,謂可作永遇樂補成之。
因為賦此,二公亦曾同作絕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忘。
留滯三年,相思千里,歸夢風(fēng)煙上。
天公老大,依然兒戲,困我世間羈鞅。
此身似、扁舟一葉,浩浩拍天風(fēng)浪。
中臺黃散,官倉紅腐,換得塵容俗狀。
枕上哦詩,夢中得句,笑了還惆悵。
可憐滿鏡,星星白發(fā),中有利名千丈。
問何時、有酒如川,自歌自
作者千古名句
金剛則折,革剛則裂
出自《說苑·敬慎》[宋代] 蘇軾
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出自《尚書·商書·太甲下》[宋代] 蘇軾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出自《古意》[宋代] 蘇軾
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
出自《》[宋代] 蘇軾
荷花芳草垂楊渡。
出自《踏莎行·閑游》[宋代] 蘇軾
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
出自《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宋代] 蘇軾
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出自《鷓鴣天·懶向青門學(xué)種瓜》[宋代] 蘇軾
君子之于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視,道之以道而勿強。
出自《荀子·大略》[宋代] 蘇軾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
出自《氓的》[宋代] 蘇軾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出自《乞巧》[宋代]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