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歌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宮召集役靈鵲,直渡天河云作橋。
橋東美人天帝子,機(jī)杼年年勞玉指。
織成云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dú)居無與娛,河西嫁得牽牛夫。
自從嫁后廢織纴,綠鬢云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shí)路。
但令一歲一相逢,七月七日河邊渡。
別多會少知奈何,卻憶從前恩愛多。
匆匆離恨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
河邊靈官曉催發(fā),令嚴(yán)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
寄言織女若休嘆,天地?zé)o情會相見。
猶勝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詩詞賞析
《七夕歌》張耒 古詩賞析
這首詩是根據(jù)牛郎織女的故事而寫成的樂府歌行。南朝梁殷蕓《小說》(明馮應(yīng)京《月令廣義·七月令》引)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jī)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dú)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纴。天帝怒,責(zé)令歸河?xùn)|,但使一年一度相會?!边@則神話將牛郎織女的被罰阻隔天河,諉之于織女的嫁后貪歡,懶惰廢織,帶有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思想遺毒。這首詩雖取材于此,但作者卻是謳歌他們的深摯愛情,同情他們被迫分離;結(jié)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與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間較牛郎織女更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啟發(fā)人們深思。
全詩可分四段。開頭四句為第一段,點(diǎn)明時(shí)令和鵲橋?!叭碎g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開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金風(fēng)颯颯,銀漢迢迢,星移斗轉(zhuǎn),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這時(shí)“神官召集役靈鵲,直渡天河云作橋”。神宮召集喜鵲,役使它們直渡天河,云集為橋,以渡織女與牛郎相會。這四句詩通過具有時(shí)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話中的鵲橋顯示七夕已到,為牛郎織女相會布置了環(huán)境,渲染了氣氛。
“橋東”以下十二句為第二段,追溯牛郎織女唯七夕一相逢的原因。寫了織女婚前、婚后和被謫歸河?xùn)|的全過程,內(nèi)容與《小說》大致相同。但文辭流美,敘述宛轉(zhuǎn),富有情韻,遠(yuǎn)非《小說》可比。特別是增加了“綠鬢云鬟朝暮梳”一句,與充滿著曠怨之情的“辛苦無歡容不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她“河西嫁得牽牛夫”,伉儷相得,極為如意的心情。她由“容不理”變?yōu)椤俺菏帷?,是熱愛男耕女織新生活的表現(xiàn)。詩人加上這一句,豐富了織女的形象,突出了她珍惜愛情、追求幸福的性格,使一個“得此良人”,心里甜絲絲、美滋滋的新嫁娘的身影躍然紙上,而那“貪歡”“廢織纴”之說,已成了蒼白無力的欲加之罪。
“別多”以下八句為第三段,寫牛郎織女七夕乍會又離的悲痛。一年三百六十日,他們只有一個晚上能夠相會,真是“別多會少”,但這是天帝的命令,無可奈何。如果是個忘情者,倒也罷了,卻偏偏想起了從前夫唱婦隨的無限恩愛,怎能不痛苦萬分。他們匆匆相會,離愁別恨還未說完,可是“燭龍已駕隨羲和”。神話傳說中的燭龍(在北方無日處,目發(fā)巨光,睜眼為晝,閉眼為夜),已隨御日車之神羲和拉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年一度的七夕就這樣消逝了。守在河邊監(jiān)視他們的天官嚴(yán)厲執(zhí)行天帝的命令,不管她們“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天剛亮便無情地催促織女踏上“鵲橋歸路”。她心痛似絞,噴涌的淚水,化作了滂沱大雨。但這是無濟(jì)于事的,因?yàn)椤皽I痕有盡愁無歇”,有盡的淚水又怎能沖洗掉無窮的離愁?這八句詩通過“恩愛多”與“別多會少”、“說不盡”與“燭龍已駕”、難割舍與靈官催發(fā)、淚有盡與“愁無歇”的矛盾,把織女內(nèi)心的痛苦刻劃得入木三分,真切感人。
最后四句為第四段,是對織女的勸慰之辭。大意是說,織女你不要悲嘆,天地固然無情,但你與牛郎一年一度總會相見一次,比起“夜夜孤眠廣寒殿”的嫦娥來不知要好多少倍。天地之大,不僅只有嫦娥永久孤眠獨(dú)宿,“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元稹《織夫詞》);“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見”(施肩吾《古別離》)。人間羨慕織女的怨女真不知凡幾,望夫石之多,亦是見證。詩人將嫦娥作為孤凄女子的化身,通過她與織女的對比,深化了主題。
這是一首敘事詩,詩中不僅寫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場面,還追敘了織女婚前婚后的有關(guān)情節(jié),展示了她心情變化的三個過程:嫁前“辛苦無歡容不理”;嫁后“綠鬢云鬟朝暮梳”;謫歸“淚痕有盡愁無歇”。由怨而歡而悲,機(jī)聲、玉指、愁容、歡態(tài)、嘆息、眼淚都寫到了。詩篇多層次、多側(cè)面地表現(xiàn)她,使一個富有立體感的血肉豐滿的少女形象活躍在讀者面前。這是這首詩超過同題材的一般詩詞的地方,無怪乎《侯鯖錄》云:“此歌東坡稱之”。
這首詩四句一組,一組一意,通俗流暢,平淡自然,是詩人“滿口而發(fā),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而麗”(《賀方回樂府序》)的創(chuàng)作主張的體現(xiàn)。
《七夕歌》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宮召集戰(zhàn)靈鵲,直渡天河說造橋。
橋東美人上帝兒子,紡織年年資玉指。
織成云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可憐獨(dú)居無與娛樂,河西嫁得牽牛夫。
自從嫁后廢紡織,綠鬢云丫環(huán)早晚梳。
貪婪歡不歸上帝發(fā)怒,謫回家卻踏來時(shí)路。
只要一年一次相逢,七月七日黃河邊渡。
別多與少有人知道為什么,但回憶從前恩愛多。
匆匆離恨說不盡,燈籠已駕隨羲和。
黃河邊靈官明白催發(fā),紀(jì)律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大雨澇沱,淚痕有盡愁不歇。
寄語織女如果休嘆息,天地?zé)o情會相見。
猶勝嫦娥不嫁人,每天夜里我睡在廣寒殿。
注: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
作者介紹
張耒,宋人。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歿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歲。
他是宋神宗熙寧進(jìn)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哲宗紹圣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疤K門四學(xué)士”(秦觀、黃庭堅(jiān)、張耒、晁補(bǔ)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詩學(xué)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流傳很少,語言香濃婉約,風(fēng)格與柳永、秦觀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風(fēng)流子》等。《少年游》寫閨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diǎn)“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余》,趙萬里輯本。后被指為元佑黨人,數(shù)遭貶謫,晚居陳州。
相關(guān)詩句
《滇南七夕歌憶升庵楊公因寄》[宋代] 張耒
錦窠何必奪丘遲,畢竟還他蜀錦奇。
近日錦官空擅巧,博南山下乞蠻姬。
《滇南七夕歌憶升庵楊公因寄》[宋代] 張耒
彩袖飛來山上山,小樓金馬墮云鬟。
柰花滿地?zé)o人掃,二十年前菩薩蠻。
《滇南七夕歌憶升庵楊公因寄》[宋代] 張耒
一宵爭抵一年長,猶度金針到繡床。
天下真成長會合,昆明池上兩鴛鴦。
《七夕歌》[宋代] 張耒
象緯昭垂各度躔,牛女之說從何年。
博物有志張茂先,客槎親見織與牽。
坐令千載羽繆傳,遂將濁欲穢清玄。
詩史實(shí)錄百世賢,亦以俚語形歌篇。
君不見昭陽夜靜玉欄邊,誰知漁陽萬騎橫戈鋋。
何如鳳簫縹緲緱山巔,舉手辭世乘云軿。
我欲浩歌痛飲秋風(fēng)前,仰視星斗奕奕紛羅駢。
安得壯士橫笛一聲吹上徹九天。
《七夕歌》[宋代] 張耒
星寥寥兮月細(xì)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云衣香薄妝態(tài)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舊機(jī),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shí)。
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作者千古名句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
出自《繡嶺宮詞》[宋代] 張耒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出自《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宋代] 張耒
尊嚴(yán)而憚,可以為師
出自《》[宋代] 張耒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出自《長恨歌》[宋代] 張耒
臥看牽??椗?,月轉(zhuǎn)過梧桐樹影。
出自《沉醉東風(fēng)·七夕》[宋代] 張耒
量大禍不在,機(jī)深禍亦深。
出自《增廣賢文·下集》[宋代] 張耒
凡仁者以愛利為務(wù),而賢者以相出為道。
出自《商君書·開塞》[宋代] 張耒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
出自《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宋代] 張耒
梅雨霽,暑風(fēng)和。
出自《鶴沖天·梅雨霽》[宋代] 張耒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出自《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宋代] 張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