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花源記
[魏晉]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2 陋室銘
[唐代]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 岳陽樓記
[宋代]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屬予作文以記之。
4 醉翁亭記
[宋代]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 曹劌論戰(zhàn)
[先秦] 左丘明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將戰(zhàn)。
曹劌請見。
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6 滕王閣序
[唐代]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7 前出師表
[兩漢] 諸葛亮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8 五柳先生傳
[魏晉]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9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兩漢] 劉向 撰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10 師說
[唐代]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11 雜說四·馬說
[唐代]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祇辱 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2 蘭亭集序/蘭亭序
[魏晉]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13 阿房宮賦
[唐代]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14 前赤壁賦
[宋代] 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15 唐雎不辱使命
[先秦] 劉向 撰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說 通:悅)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
16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 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17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18 陳情表
[魏晉]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
臣少多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9 捕蛇者說
[唐代] 柳宗元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20 后出師表
[魏晉] 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yè)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21 過秦論
[兩漢] 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2 游褒禪山記
[宋代]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23 春夜宴桃李園序/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唐代] 李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24 后赤壁賦
[宋代]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25 六國論
[宋代]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故曰:弊在賂秦也。
26 諫太宗十思疏
[唐代] 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27 吊古戰(zhàn)場文
[唐代] 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2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 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29 鄭伯克段于鄢
[先秦] 左丘明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
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30 賣柑者言
[明代] 劉基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
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mào)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
31 讀孟嘗君傳
[宋代] 王安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32 秋聲賦
[宋代] 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
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33 小石城山記
[唐代]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
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
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huán)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shù)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34 五人墓碑記
[明代] 張溥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
嗚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35 祭十二郎文
[唐代] 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36 石鐘山記
[宋代] 蘇軾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是說也,人常疑之。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37 種樹郭橐駝傳
[唐代] 柳宗元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xiāng)人號之“駝”。
駝聞之,曰:“甚善。
名我固當。
38 豐樂亭記
[宋代] 歐陽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
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
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顧而樂之。
39 卜居
[先秦] 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
竭知盡忠而蔽障于讒。
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
40 諫逐客書
[先秦] 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
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41 孔子世家贊
[兩漢] 司馬遷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
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
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42 留侯論
[宋代] 蘇軾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43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代李敬業(yè)討武曌檄
[唐代] 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節(jié),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
44 觸龍說趙太后
[先秦] 劉向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45 趙威后問齊使
[先秦] 佚名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邪?民亦無恙邪?王亦無恙邪?”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
是助王養(yǎng)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
46 屈原列傳
[兩漢] 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47 進學解
[唐代] 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
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48 喜雨亭記
[宋代] 蘇軾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49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唐代] 韓愈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舉進士,屢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
50 子魚論戰(zhàn)
[先秦] 左丘明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
夏,宋公、衛(wèi)侯、許男、滕子伐鄭。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zhàn)于升陘。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師敗績。
51 方山子傳
[宋代] 蘇軾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
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
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
52 黃州快哉亭記
[宋代] 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53 雜說一·龍說
[唐代] 韓愈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
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
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
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
54 周鄭交質
[先秦] 左丘明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
王貳于虢,鄭伯怨王。
王曰:“無之。
”故周鄭交質。
55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明代] 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
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
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
56 誡兄子嚴敦書
[兩漢] 馬援
援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
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jié)儉,廉公有威。
57 晁錯論
[宋代] 蘇軾
天下之患,比較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無故而發(fā)大難之端;吾發(fā)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辭於天下。
58 與韓荊州書
[唐代] 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nèi)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59 上樞密韓太尉書
[宋代] 蘇轍
太尉執(zhí)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
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60 唐雎說信陵君
[先秦] 佚名
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
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61 宋玉對楚王問
[先秦] 宋玉
楚襄王問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
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
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
62 鈷鉧潭西小丘記
[唐代]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
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
63 馮諼客孟嘗君
[先秦] 佚名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64 蹇叔哭師
[先秦] 左丘明
冬,晉文公卒。
庚辰,將殯于曲沃。
出絳,柩有聲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65 愚溪詩序
[唐代] 柳宗元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
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66 五代史伶官傳序
[宋代] 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67 臧僖伯諫觀魚
[先秦] 左丘明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
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
君將納民于軌物者也。
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
68 石碏諫寵州吁
[先秦] 左丘明
衛(wèi)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
美而無子,衛(wèi)人所為賦碩人也。
又娶于陳,曰厲媯。
生孝伯,蚤死。
69 黃岡竹樓記
[宋代] 王禹偁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節(jié),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70 介之推不言祿
[先秦] 左丘明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懷無親,外內(nèi)棄之。
天未絕晉,必將有主。
71 宮之奇諫假道
[先秦] 左丘明
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從之。
晉不可啟,寇不可翫。
72 同學一首別子固
[宋代] 王安石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
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賢人者,足未嘗相過也,口未嘗相語也,辭幣未嘗相接也。
其師若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圣人而已矣。
73 心術
[宋代] 蘇洵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
非一動之為利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74 太史公自序
[兩漢] 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75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 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zhàn)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76 鄭莊公戒飭守臣
[先秦] 左丘明
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
庚辰,傅于許。
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
77 滑稽列傳
[兩漢] 司馬遷
孔子曰:“六藝于治一也。
禮以節(jié)人,樂以發(fā)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
78 朋黨論
[宋代] 歐陽修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
79 原毀
[唐代] 韓愈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
求其所以為舜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80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先秦] 左丘明
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
公懼變色;禁之,不可。
公怒,歸之,未之絕也。
蔡人嫁之。
81 潮州韓文公廟碑
[宋代] 蘇軾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
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82 答蘇武書
[兩漢] 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nèi)饫覞{,以充饑渴。
83 項羽本紀贊
[兩漢] 司馬遷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
”又聞項羽亦重瞳子。
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84 管晏列傳
[兩漢] 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
85 送天臺陳庭學序
[明代]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比較奇。
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
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
86 漁家傲
[宋代] 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裊裊。
人將紅粉爭花好。
花不能言惟解笑。
金壺倒。
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來擾擾。
行人莫羨長安道。
丹禁漏聲衢鼓報。
催昏曉。
長安城里人先老。
87 獲麟解
[唐代] 韓愈
麟之為靈,昭昭也。
詠于詩,書于春秋,雜出于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
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88 柳子厚墓志銘
[唐代] 韓愈
子厚,諱宗元。
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
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諱鎮(zhèn),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為縣令江南。
89 原道
[唐代] 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90 嚴先生祠堂記
[宋代] 范仲淹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
相尚以道。
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圣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jié)高之。
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
91 伯夷列傳
[兩漢] 司馬遷
夫學者載籍極博。
尤考信于六藝。
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堯將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
92 王孫滿對楚子
[先秦] 左丘明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
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對曰:“在德不在鼎。
93 超然臺記
[宋代] 蘇軾
凡物皆有可觀。
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病?/p>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
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
94 治安策
[兩漢] 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shù)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95 展喜犒師
[先秦] 左丘明
夏,齊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 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使下臣犒執(zhí)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
”齊侯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96 臧哀伯諫納郜鼎
[先秦] 左丘明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
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shù)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
97 放鶴亭記
[宋代] 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
98 楚歸晉知罃
[先秦] 左丘明
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
執(zhí)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99 曾子易簀
[先秦] 佚名
曾子寢疾,病。
樂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
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100 祭鱷魚文
[唐代] 韓愈
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使軍事衙推秦濟,以羊一、豬一,投惡溪之潭水,以與鱷魚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澤,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為民害者,驅而出之四海之外。
及后王德薄,不能遠有,則江漢之間,尚皆棄之以與蠻、夷、楚、越;況潮嶺海之間,去京師萬里哉!鱷魚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內(nèi),皆撫而有之;況禹跡所揜,揚州之近地,刺史、縣令之所治,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鱷魚其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鱷魚睅然不安溪潭,據(jù)處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種其子孫;與刺史亢拒,爭為長雄;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來為吏,固其勢不得不與鱷魚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