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詩人的時代,許多女詩人也大放異彩。其中,李冶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冶與薛濤、魚玄機、劉采春并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長得美,天賦高,而且生性浪漫,尤會寫作格律詩。
當時,她與唐代文壇上的知名作者皎然、陸羽、劉長卿互相唱作往來,劉長卿還稱李冶為“女中詩豪”。
游離在男子之間,有著深厚的才學,對于世事,甚至對于愛情婚姻,李冶也看得頗為透徹。
李冶有一首《八至詩》,頗有哲學思辨的意味,說透夫妻之間的真實關系,歷來為人稱道。
《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最近也是最遠的是東與西,最深也是最淺的是清溪。
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和月,最親也是最疏的是夫妻。
此詩名為《八至》,是因為“至”字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了八次。
“至近至遠”、“至深至淺”、“至高至明”、“至親至疏”,兩個物體永遠相對,又永遠疏離,其中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法。
詩的前三句屬于物理的辯證法,而最后一句“至親至疏夫妻”則是偏于世事人情。
“至親至疏夫妻”這話滿是飽經(jīng)人事的感覺,比一般的情詩情詞要深刻得多,可算是情愛中的至理名言。
在愛情時,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締結(jié)了最親密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榮辱與共,成為“至親”。
在婚姻中,有的夫妻矛盾盡顯,恩愛不在,相看兩厭,貌合神離,同床異夢,成為“至疏”。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妙在饒有哲理和興義,則末句之妙,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
清代學者黃周星評價:六字出自男子之口,則為薄幸無情;出自婦人之口,則為防微慮患。大抵從老成歷練中來,可為惕然戒懼。
小編不知道李冶經(jīng)歷了什么,會有這樣的感悟。但正如黃周星所說:李冶或是從經(jīng)歷中感悟而來,看透了愛情婚姻的真相,所以,才寫下這句詩。
“至親至疏”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什么感情,能天長地久。我們所能做的是努力讓感情更好,無愧于心。
“至親”時,互相關懷,互相依靠,無愧于心。“至疏”時,想想曾經(jīng)在一起的時光,修復裂痕。如果無法挽回,也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