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guān)于罔的成語
有關(guān)罔的成語
有關(guān)罔的成語共收錄24個(gè)
成語 | 意思 | 用法 | 出處 |
---|---|---|---|
脅從罔治 | 罔治:不治罪。被迫跟從別人犯罪的,可以不予處治。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尚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
置若罔聞 | 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聞:聽見。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當(dāng)中書言時(shí),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td> |
欺上罔下 | 對(duì)上欺騙,博取信任;對(duì)下隱瞞,掩蓋真相。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唐 元結(jié)《奏免科率狀》:“忝官尸祿,欺上罔下,是臣之罪?!?/td> |
學(xué)而不思則罔 | 罔:同“惘”,迷惑。只讀書而不肯思考,就會(huì)迷惑而無所收獲。 | 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td> |
昊天罔極 | 蒼天廣大無邊。比喻恩情深厚廣大;要報(bào)答而無可報(bào)答。 | 主謂式;作謂語;比喻父母的恩德極大。 | 《詩經(jīng) 小雅 蓼莪》:“欲報(bào)之德,昊天罔極?!?/td> |
欺公罔法 | 欺騙公眾,無視法律。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那太守就大怒道:‘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td> |
欺世罔俗 | 罔:欺騙。欺騙世人,蒙騙流俗。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 漢·張衡《請(qǐng)禁絕圖箴疏》:“至于永建復(fù)統(tǒng),則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睞勢(shì)位,情偽較然,莫之糾禁?!?/td> |
欺君罔上 | 欺騙蒙蔽君主。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 元 楊朝英《叨叨令 嘆世》曲:“他待學(xué)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td> |
誕罔不經(jīng) | 見“誕妄不經(jīng)”。 | 作謂語、定語;指荒謬。 | 《掃迷帚》第九回:“辟辟實(shí)實(shí),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誕罔不經(jīng)之事,付諸一笑,那就不負(fù)我今日一番饒舌了?!?/td> |
罔極之恩 | 罔:無,沒有。極:盡頭,到頭了。恩:恩情,恩德。極大的恩德。舊時(shí)用以頌揚(yáng)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恩德無窮無盡。 | 《詩經(jīng)·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bào)之德,昊天罔極!”唐·陳子昂《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緬維罔極之恩,思崇永錫之道” | |
營私罔利 | 謂謀求私利。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 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jié):“大臣既以身許國,則但當(dāng)計(jì)國民之利害,不當(dāng)計(jì)一身之利害,營私罔利,固不可也?!?/td> |
欺主罔上 | 罔:蒙騙。欺騙蒙蔽君主。 | 作謂語、定語;指欺騙蒙蔽君主。 | 南朝·齊·沈沖《奏劾江謐》:“謂販鬻威權(quán),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議可掩?!?/td> |
附上罔下 |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騙;下:臣下。親附君王,欺騙臣下。 | 作謂語、定語;指上下欺騙。 | 漢·劉向《說苑·臣術(shù)》:“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td> |
協(xié)私罔上 | 懷抱私情,欺騙君上。協(xié),通“挾”。 | ||
欺天罔人 | 騙天騙人。形容欺騙行為之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 宋·朱熹《與陳侍郎書》:“而旬日之間,又有造為國是之說以應(yīng)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險(xiǎn)慝,抑又甚焉!” |
附下罔上 |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屬,卻欺騙君上。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漢書·武帝紀(jì)》:“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jìn)賢者退,此所以勸善黜置業(yè)惡也?!?/td> |
極天罔地 | 謂遍天下。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一回:“聽哀告,聽哀告!賤軀流落誰知道,誰知道!極天罔地,罪惡難分顛倒。” |
魑魅罔兩 | 見“魑魅魍魎”。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上》:“余此物名為匕首,其利難儔,水?dāng)囹褒?,陸斬虎兕,魑魅罔兩,莫能逢之?!?/td> |
欺罔視聽 | 罔:蒙騙。欺騙人們的耳目。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欺騙。 | 《南史·朱異傳》:“貪財(cái)冒賄,欺罔視聽。” |
罔知所措 | 罔:不。知:知道。措:安置、處置。不知道怎幺處理好。多指對(duì)突然發(fā)生的情況無法應(yīng)付。亦作“罔知所厝”。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知怎么辦。 | 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惶惑發(fā)狂,罔知所措?!?/td> |
罔水行舟 | 罔:沒有。沒有水在陸地上行船。比喻行為違背常理。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靈渠》:“竊嘆始皇之猜忍,其余威能罔水行舟?!?/td> |
螭魅罔兩 | 螭:通“魑”,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td> |
欺天罔地 | 欺騙天地。極言人之背理昧心。 | 作謂語、定語;指極端欺詐。 |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這等窮兒乍富,瞞心昧己,欺天誑地,只要損別人,安自己。” |
罔上虐下 | 罔:欺騙;虐:侵害。指瞞上欺下。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欺騙。 | 明·宋濂《元史·耶律楚材傳》:“此貪利之徒,罔上虐下,為害甚大?!?/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