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guān)于鞭的成語
有關(guān)鞭的成語
有關(guān)鞭的成語共收錄39個
成語 | 意思 | 用法 | 出處 |
---|---|---|---|
馬腹逃鞭 |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焙笠浴榜R腹逃鞭”比喻躲脫懲罰。 | 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td> |
蒲鞭之政 | 蒲:香蒲。以香蒲作鞭子,柔軟不能傷人。比喻官吏施行寬厚仁慈之治。 | 作賓語;指仁治。 | 南朝·梁·江淹《為始安王拜南兗州刺史章》:“臣職右南陽,謝蒲鞭之政。” |
鞭駑策蹇 |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用作謙詞。 | 作謂語;用于自謙。 | 明 張居正《纂修書成辭恩命疏》:“蓋五年于茲,而今始克就,鞭駑策蹇,寧靡寸勞?!?/td> |
策馬揚鞭 | 本義是舉起馬鞭驅(qū)趕馬兒,驅(qū)馬快速前行。引申義是比喻做好充分準(zhǔn)備,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xué)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連動式;作謂語、補語;形容分析透徹。 |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托,責(zé)無旁貸,必當(dāng)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chuàng)?!?/td> |
鞭擗向里 |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 作謂語;指人的學(xué)習(xí)等。 | 宋張栻《答胡季隨書》:“近來士子肯向?qū)W者,亦時有之,但實作工夫耐久者極難得也。且是要鞭擗向里,如此下工,方自覺病痛多耳?!?/td> |
鞭擗進里 |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分析透徹。 | 郭沫若《文藝論集 論節(jié)奏》:“第三是生理學(xué)的假說……這種假說,是把心臟的鼓動和肺臟的呼吸,認為節(jié)奏之起源。這覺得很能鞭擗進里了。” |
先我著鞭 | 著: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 緊縮式;作謂語;含褒義。 | 《晉書 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td> |
一鞭先著 |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fù)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蕖!币姟稌x書·劉琨傳》。后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 ||
先吾著鞭 | 比喻快走一步,占先一步。 | 作謂語;指搶先一步。 | 《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薅?。” |
蒲鞭示辱 | 對有過錯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為了使他感到羞恥,并不使他皮肉受苦。舊時用于宣揚官吏的所謂寬仁。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快心編》第十回:“我若將此重棒責(zé)之,豈不是傷其肌膚,而使彼貽憂日后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則可矣?!?/td> |
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 摑:用巴掌打。抽一鞭出現(xiàn)一條血痕,打一掌出現(xiàn)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見影。 | 作賓語、分句;比喻做事扎實。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
執(zhí)鞭隨蹬 | 手里拿著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在左右。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td> |
執(zhí)鞭隨鐙 |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左右。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表示傾心追隨。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8回:“愿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zhí)鞭隨鐙,死亦甘心。” |
鞭打快牛 |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讓它走得更快。比喻賞罰不明,獎懶罰勤。 | 作賓語、定語;指賞罰不公。 | 洪放《秘書長》:“不能鞭打快牛,這不科學(xué)?!?/td> |
鞭長不及馬腹 |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yīng)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 復(fù)句式;作謂語;同鞭長莫及。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td> |
一鞭先著 | 后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fù)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币姟稌x書 劉琨傳》。 |
鞭不及腹 | 及:到。指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力量達不到。 | 作謂語、定語;指力量達不到。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td> |
祖生之鞭 | 祖生:指晉人祖逖。祖逖立志收復(fù)國土。比喻奮勉向上或先占一著 | 作賓語;用于比喻句。 |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td> |
掘墓鞭尸 | 挖開墳?zāi)梗薮蚴w。形容兇惡或仇恨很深。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仇恨很深。 | 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擊鞭錘鐙 | 謂驅(qū)馬疾行。指急行軍。 | 作謂語、定語;用于騎馬等。 | 清·李漁《奈何天·攢羊》:“破釜焚舟,擊鞭錘鐙,休怕風(fēng)寒雪冷?!?/td> |
執(zhí)鞭墜鐙 | 亦作“執(zhí)鞭隨鐙”。謂服侍別人乘騎,多表示傾心追隨。 | 作謂語、定語;表示傾心追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zhí)鞭墜鐙,愿為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為萬幸。” |
一鞭一條痕 | 比喻做事著著落實或說話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條痕” | 作賓語、定語;比喻做事扎實。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td> |
截鐙留鞭 | 唐馮贄《云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焙笥脼閷﹄x職官吏表示挽留惜別的套語。亦省作“截鐙”。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唐·馮贄《云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 |
鞭笞天下 | 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國。驅(qū)使全國人們。 | 作謂語、定語;指執(zhí)政。 | 漢·賈誼《過秦論》:“執(zhí)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td> |
鞭辟著里 |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 | 作謂語、補語、狀語;形容分析透徹。 | 清 李颙《南庠匯語》十六:“一則文字知見義襲于外,原不曾鞭辟著里,真參實悟。” |
蒲鞭之罰 | 比喻對下屬的過錯持寬容的態(tài)度。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后漢書·劉寬傳》:“吏人有過,但以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td> |
鞭辟向里 |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 | 作謂語、補語、狀語;形容分析透徹。 | 明 王守仁《寄鄒謙之書》:“隨處體認天理之說,大約未嘗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風(fēng)捉影,縱令鞭辟向里,亦與圣門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塵?!?/td> |
鞭長駕遠 | 指路途遙遠。 | 作謂語;指路途遙遠。 | 清 魏源《嚴公神道碑銘》:“故自古梁州自為一道……距省會遠者或二千里,鞭長駕遠,稂莠豐茂?!?/td> |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 復(fù)句式;作狀語、分句;含褒義。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td> |
快馬一鞭 | 跑得快的馬只著一鞭就行。 | 作賓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六卷:“快馬一鞭,快人一言?!?/td>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 明 徐姬《殺狗記 看書苦諫》:“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td> |
鞭約近里 | 猶言鞭辟近里。 | 作謂語;指人的學(xué)習(xí)等。 | 宋 朱熹《答范伯崇書》:“凡事自立章程,鞭約近里,勿令心志流漫。” |
躍馬揚鞭 | 跳上馬背,揚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 作謂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一個個躍馬揚鞭,插箭彎弓。” |
鞭絲帽影 | 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 作賓語、定語;指旅行。 | 宋陸游《齊天樂 左綿道中》詞:“塞月征塵,鞭絲帽影,常把流年虛占?!?/td> |
鞭長莫及 | 鞭:馬鞭子;莫:不;及:夠得上。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達不到。 | 緊縮式;作謂語;表示距離遠而無力相助。 | 清 昭槤《嘯亭續(xù)錄 魏柏鄉(xiāng)相公》:“滇、黔、蜀、粵地方邊遠,今將滿兵遽撤,恐一旦有變,有鞭長莫及之虞。” |
投鞭斷流 | 《晉書·苻堅載記》:苻堅攻打東晉時驕傲地說,我的士兵把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斷。比喻人馬眾多,兵力強大。 | 緊縮式;作謂語、分句;形容兵眾勢大。 | 《晉書 苻堅載記》:“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何險之足恃?” |
鞭辟近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xué)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連動式;作謂語、補語;形容分析透徹。 | 宋 程顥《師訓(xùn)》:“學(xué)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td> |
著人先鞭 | 比喻做事情比別人搶先一步。 | 作謂語;指比別人快。 |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蕖!?/td> |
鞭長不及 | 鞭:馬鞭子;及:夠得上。馬鞭子雖長,也打不到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 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距離遠而無力相助。 | 郭沫若《高漸離》第四幕:“楚國和秦國的仇恨最深,秦國的勢力也有點鞭長不及,將來天下大亂的時候,一定從那兒開頭?!?/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