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于審的成語
有關審的成語
有關審的成語共收錄18個
成語 | 意思 | 用法 | 出處 |
---|---|---|---|
明法審令 | 審:謹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謹慎發(fā)布命令,避免出現(xiàn)差錯。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尉繚子·戰(zhàn)威》:“明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貴功養(yǎng)勞,不禱祠而得福?!?/td> |
審時定勢 | 審:詳查,細究。分析時勢,判定其發(fā)展趨勢。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唐·呂溫《諸葛武侯廟記》:“乃知務開濟之業(yè)者未能審時定勢而大順人心,而克觀厥成,吾不信也?!?/td> |
詳計審處 | 審:審慎。詳細考慮,審慎選擇。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仲連列傳》:“此兩計者,顯名厚實也,愿公詳計而審處一焉?!?/td> |
審幾度勢 | 省察事機,揣度形勢。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明·張居正《陳六事疏》:“審幾度勢更化宜民者,救時之急務也?!?/td> |
審曲面勢 | 見“審曲面埶”。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周禮·考工記序》:“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td> |
審慎從事 | 說話辦事周密而謹慎。 | 作謂語、賓語;指人說話與做事。 | 鄧小平《關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每項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廣泛,很深刻,觸及許多人的利益,會遇到很多的障礙,需要審慎從事?!?/td> |
熟思審處 | 反復思考,審慎籌劃。 | 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用于處事。 |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許小琴分司》:“蓋芍友遇事必熟思審處,計出萬全而后行。” |
審時度勢 | 度:審。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明 沈德符《野獲編》:“劉欲華試以完大典,俱審時度勢,切中事理?!?/td> |
識明智審 | 識見明敏,智慮周詳。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張琰《<洛陽名園記>序》:“且夫識明智審,則慮事精而信道焉。” |
博學審問 | 博:廣;審:詳盡細密。廣泛學習,詳細詢問。 |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學習態(tài)度。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td> |
賞罰分審 | 賞罰:獎賞和懲罰。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清楚明白。 | 作謂語、定語;指處理問題界限分明。 | 《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賞罰分審,白黑著明?!?/td> |
傍觀者審,當局者迷 | 指局外人對事物觀察得周詳慎密,當事人則往往會迷惑糊涂。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宋·馬永卿《懶真子》第三卷:“夫為人畫策,則工;若自為計,多拙。故曰傍觀者審,當局者迷。” |
審己度人 | 審:審查。度:估量。先審查自己,再估量別人。 | 作謂語、賓語;指人善于反省。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孟君子審己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td> |
諦分審布 | 仔細察看分布狀況。 | 作謂語;指仔細察看。 | 宋 秦觀《奇兵》:“奕者之斗棋也,諦分審布,失其守者逐而攻之?!?/td> |
審曲面埶 | 亦作“審曲面勢”。原指工匠做器物時審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區(qū)別情況,適當安排營造。 | ||
審慎行事 | 說話辦事周密而謹慎的。 | 作謂語、賓語;指人說話與做事。 | |
量己審分 | 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 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 《南齊書·劉獻傳》:“量己審分,不敢期榮?!?/td> |
揆情審勢 | 估量情況審察形勢。 | 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 清·陳熾《<盛世危言>敘》:“我惡西人,我思古道,禮失求野,擇善而從,以漸復虞、夏、商、周之盛軌,揆情審勢,旦暮之間耳?!?/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