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guān)于簪的成語
有關(guān)簪的成語
有關(guān)簪的成語共收錄29個
成語 | 意思 | 用法 | 出處 |
---|---|---|---|
簪纓門第 | 簪纓: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借指官宦。指顯貴人家。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安老爺家,通共算起來,內(nèi)外上下,也有二三十口人,雖然算不得簪纓門第,鐘鼎人家,卻倒過得親親熱熱,安安靜靜。” |
散發(fā)抽簪 | 簪:綰頭發(fā)的首飾。抽掉簪子,散開頭發(fā)。指棄官隱居,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 作賓語、定語;用于生活。 | 三國·魏·鐘會《遺榮賦》:“散發(fā)抽簪,永縱一壑。” |
遺簪墜舄 | 指遺落在地的簪子鞋子。 | ||
簪纓之族 | 簪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借指宦官。舊時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作賓語、定語;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一章:“金粉世家、簪纓之族多如牛毛當不在話下?!?/td> |
遺簪絕纓 | 指男女雜坐,不拘形跡,歡飲無度。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髡(淳于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绷硪姟俄n詩外傳》卷七,王后所絕纓之事。后合二事為“遺簪絕纓”。 |
遺簪墮珥 | ①《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焙笠浴斑z簪墮珥”形容歡飲而不拘形跡。②指遺落、丟棄簪子珥珰。亦指遺棄的簪珥。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碧啤び菔滥稀堕T有車馬客行》:“危弦促柱奏《巴渝》,遺簪墮珥解羅繻?!?/td> |
瓶墜簪折 | 瓶落水底難覓,簪子折斷難接。比喻男女分離。 | 作賓語、定語;指男女分離。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雖然是一時間花殘月缺,休猜做瓶墜簪折?!?/td> |
遺簪墮屨 | 簪:針形首飾;屨:鞋。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或故情。指不忘舊友。 | 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 唐·張說《讓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遺簪墮屨之恩,好生養(yǎng)志之德。” |
遺簪棄舄 | 見“遺簪墜舄”。 | ||
美女簪花 | 簪:插戴。形容書法娟秀。也比喻詩文清新秀麗。 | 主謂式;作賓語;形容書法或詩文的清新娟秀。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衛(wèi)常書,如插花美人,舞笑鏡臺?!?/td> |
遺簪墜履 | 見“遺簪墜屨”。 | 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 《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td> |
簪筆磬折 | 簪:插戴。古代插筆備禮,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td> |
遺珥墮簪 | 見“遺簪墮珥”。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無名氏《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十七出:“清曉,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遺珥墮簪,蹙著秋千,不禁笑語聲高?!?/td> |
簪纓世胄 | 指世代做官的人家.。 | 偏正式;作賓語、定語;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舍人是簪纓世胄,況又是黃宮名士,指日飛騰。” |
遺簪墜屨 | 遺:遺失;墜:掉落;屨: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后指不忘舊友叫“不棄遺簪墜屨”。 | 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 《北史 韋瓊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
遺簪墜珥 | 見“遺簪墮珥”。 | 宋·柳永《木蘭花》詞:“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墜珥,珠翠縱橫?!?/td> | |
戶列簪纓 | 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門前陳列著簪纓。形容做官的榮耀 | 作謂語、定語;指當官。 | 明·無名氏《衣錦還鄉(xiāng)》:“受寵榮,享富貴,戶列簪纓,門排畫戟?!?/td> |
世代簪纓 | 簪纓:古代官員的冠飾。世代做官。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又且世代簪纓,家資巨富,日常供奉,擬于王侯?!?/td> |
簪蒿席草 | 以蒿當簪,以草作席。形容生活十分艱苦。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東觀漢記·杜林傳》:“寄隗囂地,終不降志辱身,至簪蒿席草,不食其粟?!?/td> |
持橐簪筆 | 謂侍從之臣攜帶書和筆,以備顧問。 | 作謂語、賓語;多用于秘書等。 | 《漢書·趙充國傳》:“持橐簪筆,事孝武皇帝數(shù)十年?!?/td> |
簪盍良朋 | 替:聚集;盎:聚合。指朋友歡聚。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王十朋《蓬萊閣賦》:“簪盍良朋,把酒論文?!?/td> |
竊簪之臣 | 簪:簪子。比喻擁有一種微末技能可以排除危難的人。 | 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 漢·王充《論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竊簪之臣,雞鳴之客是也?!?/td> |
遺珥墜簪 | 見“遺簪墮珥”。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清·洪昇《長生殿·禊游》:“朱論,碾破芳堤,遺珥墜簪,落花相襯?!?/td> |
瓶沉簪折 | 瓶沉水底難覓,簪子折斷難接。比喻男女分離。 | 作賓語、定語;指男女分離。 | 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td> |
簪纓世族 | 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用來把冠固著在頭上。舊時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作賓語、定語;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唐 杜甫《八哀詩 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空余老賓客,身上愧簪纓?!?/td> |
遺簪弊履 | 同“遺簪墜屨”。 | 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 《魏書·孝靜帝紀》:“帝曰:‘古人念遺簪弊履,欲與六宮別,可乎?’” |
遺簪脫舄 | 形容歡飲而不拘形跡。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清·錢學綸《語新》卷上:“假敬神為名,列食歡呼,遺簪脫舄,雖云男女分曹,究屬面面相覷?!?/td> |
遺簪弊屨 | 同“遺簪墜屨”。 | 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 《北齊書·高德政傳》:“魏靜帝曰:‘人念遺簪弊屨,欲與六宮別,可乎?’乃人與夫人賓御以下訣別,莫不噓欷掩涕?!?/td> |
遺簪墮履 | 同“遺簪墜屨”。 | 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 唐·張說《讓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遺簪墮履之恩,好生養(yǎng)志之德。”唐·羅隱《得宣州竇尚書書因投寄》詩之二:“遺簪墮履應留念,門客如今只下僚?!?/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