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guān)于了的成語
有關(guān)了的成語
有關(guān)了的成語共收錄70個
成語 | 意思 | 用法 | 出處 |
---|---|---|---|
一了千明 | 了:明白。最關(guān)鍵的地方明白了,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清涼益禪師法嗣》:“百千諸佛方便一時,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萬惑。’” |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 指無法逃脫或逃避責(zé)任。 | 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往哪里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在東北這塊地方,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漢奸的天下?!?/td> |
拔了蘿卜地皮寬 | 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kuò)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 作賓語、分句;用于口語。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1回:“拔了蘿卜地皮寬,交他去了,省的他在這里跑兔子一般?!?/td> |
小時了了 | 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后定有作為。 | 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td> |
一目了然 |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后,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
不甚了了 | 甚:很;了了:明白。對事情不很明白;不大清楚。 | 偏正式;作謂語;形容對事情不太清楚。 | 《北齊書 永安王浚傳》:“文宣末年多酒,浚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識解頓進(jìn)?!?/td> |
向平愿了 | 向平:東漢人向長,字子平,隱居不仕。愿:心愿。了:完成。比喻子女婚嫁事都已完畢。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后漢書》 向長傳:「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畢, 敕斷家事勿相關(guān), 當(dāng)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終。」 |
了然于胸 | 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晉書 袁齊傳》:“夫經(jīng)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yīng)付;不認(rèn)真。了:了結(jié)。將就應(yīng)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rèn)真;缺乏責(zé)任心。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指辦事不認(rèn)真。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14回:“不但上憲跟前兄弟無以交代,就連著老哥們也不好看,好像我們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td> |
了無懼色 | 懼:害怕;色:神色。沒有一點害怕的神色。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戚顏色不變,了無懼色?!?/td> |
不了而了 | 猶不了了之。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茅盾《子夜》二:“我們這次賭賽,就此不了而了?!?/td> |
涼了半截 | 比喻非常失望。 | 作謂語;比喻非常失望。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黛玉聽了,涼了半截??醋嚣N推門進(jìn)來時,尚拿手帕拭眼。” |
簡截了當(dāng) | 指語言、文字簡明,清楚,直截了當(dāng)。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說話直截了當(dāng)。 | 朱自清《論通俗化》:“描寫差不多沒有,偶然有,也只就那農(nóng)村生活里取喻,簡截了當(dāng)?!?/td> |
了不可見 | 了:完全。完全不能看見。 | 作謂語、定語;用于口語。 | 明 歸有光《水利后論》:“求所謂安亭江者,了不可見?!?/td> |
簡切了當(dāng) | 指簡單明白。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說話直截了當(dāng)。 |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無忌,我簡切了當(dāng)?shù)母嬖V你吧。你是愛如姬的,是不是?” |
百了千當(dāng) | 比喻妥貼,有著落。 | 作主語、賓語;指做事。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 普鑒佛慈禪師》:“不如屏凈塵緣,豎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當(dāng),向水邊林下,長養(yǎng)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養(yǎng)。” |
了然無聞 | 了然;完全。完全沒有聽見。 | ||
一見了然 | 猶一目了然。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元·陳櫟《勤有堂隨錄》:“程泰之《禹貢圖》,不愜人意,不能使人一見了然。” |
了不起 | 極好或令人欽佩的,不平凡,優(yōu)點突出。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口語。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七回:“本縣看她處心行事,竟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豪杰,斷不肯等閑失身?!?/td> |
一塊石頭落了地 | 比喻放下了心。 | 作謂語、賓語;比喻放了心。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寶玉去了,他兩個又是那個光景兒,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發(fā)一塊石頭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無別意了。”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了了:聰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時聰明,長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 作定語;用于評說別人。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td>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jī)會難得,機(jī)不可失。 | 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td> |
了身脫命 | 猶言擺脫塵世羈絆,自由自在。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罰,至如我指空說慌瞞咱,這一場了身脫命虧他?!?/td> |
恩怨了了 | 了了:清清楚楚。恩惠與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報恩,有怨報怨。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世。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續(xù)黃粱》:“恩怨了了,頗快心意?!?/td> |
了如觀火 | 了:明白。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 作謂語、狀語;指非常清楚。 | 鄒魯《戊甲云南河口之役》:“今有河內(nèi)來函,讀之必了如觀火,從此兄等之出而說人,必更有把握矣。” |
草率了事 | 了:了結(jié),結(jié)束。草率地把事情結(jié)束了。 | 作謂語、狀語、定語;指做事馬馬虎虎。 | 豐子愷《夢耶真耶》:“當(dāng)時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td> |
了了可見 | 了了:了然,清楚。清清楚楚,完全可以看得見。 | 金 元好問《客意》:“雪屋燈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見歸途?!?/td> | |
終非了局 | 局:結(jié)局,定局,指長久之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6回:“想我在此奉侍,終非了局?!?/td> |
一了百當(dāng) | 指辦事妥當(dāng)、徹底。 |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消極方面。 | 明 張居正《答山東巡撫何來山》:“清丈事,實百年曠舉,宜及仆在位,務(wù)為一了百當(dāng)?!?/td> |
不了了之 | 了:完結(jié);了結(jié);不了:不結(jié)束;不過問。用不了結(jié)的辦法去了結(jié)它。指對沒辦完的或需解決的問題、事情不過問;拖延敷衍過去就算完事。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處理問題拖拉沒有下文。 | 宋 葉少蘊《避暑錄語》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語,故有‘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rèn)顏標(biāo)是魯公’之言,人以為是戲談。” |
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 人雖然走了,家卻無法搬走。比喻難以逃脫。 | 作謂語、分句;指難以逃脫。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溜了你就別回來!走了和尚走不了廟,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點地?!?/td> |
終無了局 | 局:結(jié)局,定局,指長久之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33回:“這綠林中買賣,終無了局?!?/td> |
大水沖了龍王廟 |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識而相互發(fā)生了沖突爭端。 | 作賓語、分句;用于口語。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七回:“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rèn)識一家人咧!” |
千了百了 | 了:完了,結(jié)束。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貼。 | ||
不了不當(dāng) | 猶言拖泥帶水,沒有了結(jié)。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古今小說 滕大尹鬼斷家私》:“這老人忒沒正經(jīng)……知道五年十年在世,卻去干這樣不了不當(dāng)?shù)氖?!?/td> |
了若指掌 | 比喻對情況十分明白清楚。 | 作謂語;指十分清楚。 | 《宋史 道學(xué)傳序》:“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td> |
了身達(dá)命 | 佛家用語,意思是對一生命運歸宿看得開,無牽掛,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指了悟人生,通達(dá)事理。 | 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人問道亞仙的今世今生,則俺那鄭元和可甚么了身達(dá)命?!?/td> |
明白了當(dāng) | 形容說話或做事干凈利落。 |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偏正式;作謂語;指對事物十分了解。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td>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dān)當(dāng)。 | 復(fù)句式;作補語、分句;指不能承受。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不可拿進(jìn)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td> |
遠(yuǎn)水救不了近火 | 遠(yuǎn)距離的水熄滅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緩慢的糾正或抵制邪惡的東西不可能應(yīng)付緊急的狀態(tài) | 作賓語、定語;指不能應(yīng)急。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只是遠(yuǎn)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實等不得那從容的事了?!?/td> |
大水淹了龍王廟 | 龍王廟:管水之神的廟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識而互相之間發(fā)生了爭端。 | 作賓語、分句;用于口語。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闖王派我來,也只是同你們見見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rèn)識一家人?!?/td> |
草草了事 | 草草:草率;馬虎;了:了結(jié);結(jié)束。草率地把事結(jié)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 偏正式;作謂語、分句;含貶義,指做事馬馬虎虎。 | 明 李贄《答焦漪園書》:“為友人寫《心經(jīng)》畢,尚余一幅,遂續(xù)墨而填之,以還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娛?!?/td> |
千了百當(dāng) | 了:完了,結(jié)束;當(dāng):恰當(dāng)。比喻妥帖、有著落。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4卷:“圣人發(fā)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斷,千了百當(dāng)?!?/td> |
千了萬當(dāng) | 見“千了百當(dāng)”。 | 作謂語、定語;指妥當(dāng)。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97卷:“一切兩斷,千了萬當(dāng)?!?/td> |
簡捷了當(dāng) | 直截了當(dāng)。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魯迅《三閑集 書籍和財色》:“然而將麻雀牌送給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對于這樣簡捷了當(dāng),沒有意外之利的辦法,是終于耐不下去的。” |
有了存孝,不顯彥章 | 存孝:五代李克用的養(yǎng)子;彥章:五代朱溫的部將。有了李存孝,就顯不出王彥章。比喻一個有突出才華的人,壓倒了另一個才華稍次一點的人。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9回:“再要掛搭上他,可說‘有了存孝,不顯彥章’?!?/td> |
沒完沒了 | 沒有完結(jié)的意思 | 作謂語、狀語、定語;指無窮盡。 | 郭澄清《大刀記》第二章:“沒完沒了的苛捐雜稅不算,還他媽的亂搶亂奪?!?/td> |
狗肉上不了筵席 | 比喻素質(zhì)太差,不能扶持上去。 | 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說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讓丈夫一人來參加就行了。” |
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 | 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 動賓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這也容易,只是'遠(yuǎn)水解不得近渴'?!?/td> |
未了公案 | 公案:案件,問題。沒有解決的案件或事情。 | 作賓語、定語;指沒完的事情。 | 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卷十:“僧問:‘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案?’師便打曰:‘視禰不了,殃及兒孫?!?/td> |
無了無休 | 沒完沒了,沒有終了。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忘了時依然還又,惡思量無了無休?!?/td> |
上了賊船 | 比喻已入歧途,難以抽身。 | 作謂語;用于被動的局面。 | 浩然《艷陽天》:“別哭啦,哭也沒用。這一回,我算上了賊船,走到江心了!” |
七了八當(dāng) | 形容十分妥帖。 | 作定語、狀語;用于口語。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6卷:“將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飯,拂拭凈了桌椅。忙忙碌碌做了一朝,七了八當(dāng)。” |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 指無法逃脫或逃避責(zé)任。 | 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柯崗《逐鹿中原》第九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王漢元,諒他也上不了外國!” |
直捷了當(dāng) | 同“直截了當(dāng)”。 | 作定語、狀語;用于處事。 | 魯迅《墳·燈下漫筆》:“但措施太繞彎子了。有更其直捷了當(dāng)?shù)恼f法在這里。” |
了不長進(jìn) | 一點進(jìn)步也沒有。形容沒有出息。 | 作謂語、定語;用于口語。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酒狂》:“甥了不長進(jìn),今且奈何。” |
一走了之 | 謂不顧而去。 | 作謂語、賓語;指不負(fù)責(zé)任。 |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我亦尚在看看人間世,不過總有一天,是終于要‘一走了之’的,現(xiàn)在是這樣的世界?!?/td> |
下不了臺 | 指在人前受窘。 | 作謂語、狀語;用于口語。 | 張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惱她,她下不了臺?!?/td> |
直截了當(dāng) | 了當(dāng):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 聯(lián)合式;作狀語、定語;含褒義。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dāng),倒是一個極爽快的?!?/td> |
直接了當(dāng) | 同“直截了當(dāng)”。 |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處事。 | 聶紺弩《關(guān)于知識分子》:“因為反正無法挽救,倒不如各人知趣,早點‘賣身投靠’的直接了當(dāng)。” |
好了瘡疤忘了痛 | 比喻情況好轉(zhuǎn)后就忘了過去的困難或失敗的教訓(xùn)。 | 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
賠了夫人又折兵 | 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算計別人;反而遭受雙重?fù)p失。 | 復(fù)句式;作謂語、補語;含貶義。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
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 | 俗語。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種條件,照樣能辦好事情。 | ||
好心做了驢肝肺 | 俗語。指把好心當(dāng)作壞意。 | 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驢肝肺,你倒訕起我來,憑說我去罷?!?/td> |
一笑了之 |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視。 | 作謂語、賓語;指不予重視。 | 沙汀《淘金記》:“那顯然是幺長子對白醬丹的毒辣的諷刺;縱然他本人僅僅一笑了之?!?/td> |
一了百了 |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結(jié)以后;其余有關(guān)的事情也跟著了結(jié)。 |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消極方面。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八卷:“有資質(zhì)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須節(jié)節(jié)用工也。” |
一笑了事 | 見“一笑了之”。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六回:“撫臺聽了,先還摸不著頭腦,還以為某人辦事不誠實,所以欽差才加了他這個考語;后來別位司、道說起,曉得是為帶著表,方才付之一笑了事。” |
無休無了 | 見“無了無休”。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3回:“可憐那死的倒未必知道,這活的真是苦惱傷心,無休無了,算來竟不如草木石頭,無知無覺,倒也心中干凈?!?/td> |
無了根蒂 | 比喻無所憑依;沒有本源。語本《漢書·敘傳上》:“徒樂枕經(jīng)籍書,紆體衡門,上無所蒂,下無所根。獨攄意呼宇宙之外,銳思于豪芒之內(nèi)?!?/td>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語出《漢書·敘傳上》:“徒樂枕經(jīng)籍書,紆體衡門,上無所蒂,下無所根。獨攄意呼宇宙之外,銳思于豪芒之內(nè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