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guān)于先的成語
有關(guān)先的成語
因篇幅關(guān)系,先的成語只列出前 100個
成語 | 意思 | 用法 | 出處 |
---|---|---|---|
文籍先生 | 稱熟悉文獻典籍的人。 | ||
古圣先賢 | 圣:品德智能極高。賢: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賢者。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剛才二奶奶說的古圣先賢,我們也不懂?!?/td> |
禍為福先 | 指受盡災(zāi)禍之后好運就會降臨。多用于勸慰受難之人。 | 作賓語;多用于勸慰受難之人。 | 南朝·蕭統(tǒng)《文選·貞諶(贈劉琨一首)》:“禍為福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越記》曰:“禍為福先,福為禍堂。 |
一飯之先 | 時間上先吃一頓飯。指年齡比別人稍長。 | 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越語》:“寡人禮先壹飯矣?!?/td> |
后不僭先 | 僭:超過本分。指后來的人不超越先來的人。 | 作賓語、定語;指先后有別。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你這么明白的人,難道連‘親不隔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指出兵之前,先準(zhǔn)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zhǔn)備工作。 | 作賓語、分句;指提前做好準(zhǔn)備。 | 林占財《森林中的遠(yuǎn)征》:“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guī)矩,你們沒有糧食怎么走這么遠(yuǎn)的路!” |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 指先于別人行動,可以取得優(yōu)勢,遲于別人就會遭遇禍殃。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13回:“得,就是這樣辦,這叫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td> |
先入為主 | 指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dǎo)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 東漢 班固《漢書 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 |
身先士卒 | 指作戰(zhàn)時將帥親自沖在士兵的前面;奮勇殺敵?,F(xiàn)多用以比喻領(lǐng)導(dǎo)帶頭走在群眾的前面。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當(dāng)敵勇敢,常為士卒先?!?/td> |
望秋先零 | 零:凋零。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zhì)弱,經(jīng)不起風(fēng)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晉 顧愷之《家傳》:“臣蒲柳之質(zhì),望秋先零。”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狀語;形容人的動作等。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先得我心 | 得:適合,契合。比喻別人先說出了自己心里想說的話。 | 作賓語;用于稱贊別人。 | 《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td> |
先為之容 | 容:雕飾,形容。事先為人介紹宣傳。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漢·鄒陽《于獄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td> |
近火先焦 | 比喻跟禍?zhǔn)伦罱咏娜耸紫仍庋辍?/td> | 偏正式;作賓語、定語;比喻跟禍?zhǔn)陆咏娜耸紫仍庋辍?/td>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們吃官司坐牢,那時又沒人送飯來救你?!?/td> |
禮先壹飯 | 指在禮節(jié)上自己年歲稍長。壹飯,猶言一頓飯,喻指極短的時間。也指在禮節(jié)上先有恩惠與人。 | 作謂語、賓語;用于交往等。 | 《國語·越語上》:“句踐對曰:‘昔天以越予吳,而吳不受命,今天以吳予越,越可以無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吾請達(dá)王甬句東,吾與君為二君乎!’夫差對曰:‘寡人禮先壹飯矣?!币嘧鳌岸Y先一飯”。 |
先人奪人 | 奪:爭取。先于別人去奪取別人的心。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七年》:“趙盾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td> |
以快先睹 | 猶言先睹為快。語本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td>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語出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
南郭先生 | 比喻無才而占據(jù)其位的人。 | 作主語、賓語;指濫竽充數(shù)的人。 | 《晉書 劉寔傳》:“推賢之風(fēng)不立,濫舉之法不改,則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td> |
躬先士卒 | 猶身先士卒。 | 作謂語、定語;指帶頭。 | 唐·張說《為河內(nèi)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誓將首冒鋒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
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 | 先為事業(yè)而憂慮,后來就為事業(yè)的成功而安樂;事業(yè)未成先享樂,后來就會為事業(yè)而憂慮。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漢·戴德《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 |
先意承顏 | 同“先意承志”。 | 作謂語、定語;指奉承上級。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未知養(yǎng)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td> |
先圣先師 | 舊時尊稱孔子;也稱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顏淵。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孔子。 | 《禮記·文王世子》:“凡始立學(xué)者,必釋奠于先圣先師?!?/td> |
先事慮事 | 慮:思考,謀劃。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計劃。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大略》:“先事慮事,謂之捷,捷則事憂成。” |
先禮后兵 | 先按通常的禮節(jié)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指辦事方法巧妙。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劉備遠(yuǎn)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dāng)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
有約在先 | 已經(jīng)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td> |
先發(fā)制人 | 發(fā):開始行動;制:制服。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F(xiàn)泛指先下手爭取主動。 |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主動出擊。 | 東漢 班固《漢書 項籍傳》:“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td> |
先號后慶 | 謂初兇后吉。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申屠剛鮑永等傳贊》:“鮑永沉吟,晚乃歸正,志達(dá)義全,先號后慶?!?/td> |
出頭椽兒先朽爛 | 椽:屋頂上的木條;朽:腐爛。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爛。比喻搶先出頭的人先遭受挫折。 | 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 《雍熙樂府·點絳唇》:“張弓專等南來雁,馬行崖畔收疆晚,出頭椽兒先朽爛?!?/td> |
擒賊先擒王 | 指作戰(zhàn)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guān)鍵。 | 作賓語、定語、分句;比喻做事先要抓關(guān)鍵。 | 唐·杜甫《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
先見之明 | 先見:預(yù)見;明:指能力。事先看清問題的能力。指對事物發(fā)展的預(yù)見性。 | 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彪傳》:“后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td> |
先笑后號 |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后笑,大師克相遇?!焙笠浴跋刃筇枴敝该\先吉后兇。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后笑,大師克相遇。” |
匹馬當(dāng)先 | 一馬當(dāng)先。指沖鋒在前。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帶頭。 | 元 關(guān)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刀橫宇宙三軍喪,匹馬當(dāng)先戰(zhàn)百合?!?/td> |
先我著鞭 | 著: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 緊縮式;作謂語;含褒義。 | 《晉書 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td> |
射人先射馬 | 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 唐 杜甫《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td> | |
一鞭先著 | 晉劉琨少負(fù)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fù)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币姟稌x書·劉琨傳》。后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 ||
先言往行 | 行:行為。指前代圣賢的言行。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遺儀,南宮故事,畫地成圖,抵掌可述?!?/td> |
未老先衰 | 年紀(jì)還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體力負(fù)擔(dān)過重而導(dǎo)致過早衰老。 | 復(fù)句式;作主語、謂語;含貶義。 | 唐 白居易《嘆發(fā)落》詩:“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發(fā)先衰。” |
先覺先知 | 覺:明白;知:認(rèn)識。指對事物發(fā)展的認(rèn)識早于一般人。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對事物的認(rèn)識。 | 宋·陳亮《謝陳同知啟》:“古心古貌,讀前輩未見之書;先覺先知,得累圣不傳之學(xué)?!?/td> |
惡人先告狀 | 指壞人或理虧的人搶先訴說或歪曲事實。 | 作賓語、定語;指先出手。 | 魯迅《兩地書》:“經(jīng)我強硬的答復(fù),沒法對付,便用最終的毒計,就是以退為進,先發(fā)制人,亦即所謂‘惡人先告狀’也?!?/td> |
先花后果 | 舊時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分句;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李玉英獄中訟冤》:“生下三女一男:兒子名承祖,長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來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長,次即承祖?!?/td> |
先吾著鞭 | 比喻快走一步,占先一步。 | 作謂語;指搶先一步。 | 《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薅??!?/td> |
開路先鋒 | 原指軍隊中的先行分隊;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后行的大部隊創(chuàng)造行軍作戰(zhàn)的條件。后泛指行動、事業(yè)的先行者、帶頭人。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卷:“你只把(彈弓)背在身上,一路雖然抵不得萬馬千軍,大約也算得一個開路的先鋒,保鏢的壯士。” |
欲揚先抑 | 要發(fā)揚、放開但先控制、壓抑。 |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寫作。 | 郁達(dá)夫《蘇州煙雨記》:“還是為喚醒觀者的觀聽起見,用修辭學(xué)上的欲揚先抑的筆法,使能得著一個對稱的效力而想出來的?” |
先公后私 | 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處理公私關(guān)系。 | 《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 |
烏有先生 | 虛擬的人名或事物。 | 作賓語、定語;指虛擬的人名或事物。 |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td> |
甘井先竭 |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 作賓語、定語;用于開導(dǎo)人。 | 《莊子 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td> |
至圣先師 | 至:最。舊時特指孔子。 | 《禮記 中庸》:“唯天下至圣,為能聯(lián)盟睿知,足以有臨也。《禮記 文王世子》:“凡始立學(xué)者,必釋奠于先圣先師?!?/td> | |
兵貴先聲 | 指用兵貴在先以自己的聲勢鎮(zhèn)懾敵人。 | 主謂式;作謂語;用于軍事方面。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也?!?/td> |
先下手為強 | 在對手沒有準(zhǔn)備好的時候首先動手,取得主動地位。 | 復(fù)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 《隋書 元胄傳》:“兵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td> |
不乏先例 | 有不少從前的事可以作為例子。 | 作謂語;用于口語。 |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義首領(lǐng)中一向重視養(yǎng)子,而且以養(yǎng)子繼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
直木先伐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 《莊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縉紳先生 | 紳:大帶。指做過官的大人先生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舊時大官。 | 清·侯方域《新遷顏魯公碑記》:“海內(nèi)自縉紳先生山林風(fēng)雅之士,見者未嘗不……” |
先天不足 | 先天:中醫(yī)指人或動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時期;與“后天”相對。原指人或動物生下來體質(zhì)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用于人或物。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小弟聞得仙人與虛合體,日中無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無影?!?/td> |
有言在先 | 把話說在前頭。指事前打過招呼。 |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指事先打了招呼。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淑兒巧脫楊生》:“他有言在先,你今日不須驚怕。” |
秕者先行 | 秕:癟谷,比喻無價值的東西。形容自己不如別人。 | 作賓語、定語;用于自謙。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簸之揚之,糠秕在前?!?/td> |
先來后到 | 指按照來到的先后早晚而確定次序;受到優(yōu)惠。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用于人或事。 | 宋 梅堯臣《宛陵文集》:“何作嗟遲疾,從來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爾應(yīng)還?!?/td> |
一鞭先著 | 后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晉劉琨少負(fù)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fù)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見《晉書 劉琨傳》。 |
后實先聲 | 聲:聲勢。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武力打擊在后。 | 作謂語、定語;指先禮后兵。 | 明·陶宗儀《輟耕錄·檄》:“一戰(zhàn)乘勝而渡江,諸將列降而獻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實先聲,易如破竹,昭天順人信之助,成我風(fēng)行草偃之功?!?/td> |
并驅(qū)爭先 | 指競爭高下。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競爭。 | 《三國志 蜀志 關(guān)羽傳》:“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dāng)與益德并驅(qū)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
先睹為快 | 睹:看見。以能盡量早看到為快樂。形容急切盼望看到。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 唐 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凰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td> |
豁達(dá)先生 | 指人心胸坦蕩,頭腦清醒。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人的心胸。 | 《子不語》:“此處向不平靜,自豁達(dá)先生過后,永無為祟者?!?/td> |
先入之見 | 指在對某事物進行調(diào)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見。 | 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 東漢 班固《漢書 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td> |
大人先生 | 舊時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時帶諷刺意味。 | 作主語、賓語、定語;多用于譏諷。 | 晉·劉伶《酒德頌》:“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td> |
先行后聞 | 猶先斬后奏。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 《后漢書·酷吏列傳》:“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后聞?!?/td> |
廣文先生 | ①唐杜甫稱鄭虔為“廣文先生”。據(jù)《新唐書·鄭虔傳》載,玄宗愛鄭虔才,為置廣文館,以之為博士。②泛指清苦閑散的儒學(xué)教官。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據(jù)《新唐書·鄭虔傳》載,玄宗愛鄭虔才,為置廣文館,以之為博士。唐·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早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
先憂后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td> |
未風(fēng)先雨 | 比喻未見事實先下結(jié)論。 | 作謂語、定語;多用于口語。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婆子家曉道什么?只管胡言亂語!那見得我不會做生意,弄壞了事,要你未風(fēng)先雨?!?/td> |
東郭先生 | 泛指對壞人講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惡,濫施仁慈的人。 |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比喻不分善惡的人。 |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講東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幾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
先自隗始 | 隗:指戰(zhàn)國燕人郭隗;始:開始。以先任用我郭隗為開端。表示自我推薦。 | 作謂語;表示自我推薦。 | 《戰(zhàn)國策·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
夯雀先飛 | 夯:同“笨”,愚鈍;雀:山雀,麻雀。比喻天資不好的人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 作賓語、定語;指人勤奮。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咱們家沒人,俗語說的,‘夯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的不齊全,令人笑話。” |
害人先害己 | 先想設(shè)計去害別人,結(jié)果自己身受其害。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這話誠然不錯,小子也是該死的。” |
先意承旨 |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奉承上級。 |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薄抖Y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td> |
奮勇爭先 | 奮:振起,發(fā)揚。鼓起勇氣,沖在最前面。 | 作謂語、狀語;指作表率。 | 明·郭勛《英烈傳》第35回:“那德勝奮勇爭先,以一當(dāng)百,殺的漢兵大敗而奔?!?/td> |
搢紳先生 | 搢:插;紳:大帶;搢紳:宦官的代稱。指做過官的大人先生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舊時大官。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天下》:“其在于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 |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 作戰(zhàn)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動前須作好準(zhǔn)備工作。 | 《南皮縣志 風(fēng)土志下 歌謠》:“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賊。” | |
禮先一飯 | 見“禮先壹飯”。 | 作謂語、賓語;用于交往等。 | 清·錢謙益《答王于一秀才論人》:“以仆禮先一飯,為識路之老馬。” |
棋輸先著 | 指因被對方占了先手而輸了棋。比喻功力稍遜于對方。 | ||
先意承志 | 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td> |
先意希旨 | 同“先意承志”。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唐·陳鴻《長恨歌傳》:“蓋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處世等。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爭先士卒 | 士卒:士兵。指作戰(zhàn)勇敢,都爭先在前。 | 作謂語、定語;指帶頭。 | 戰(zhàn)國·楚·屈原《楚辭·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td> |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fù)責(zé)。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感慨。 | 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
先苦后甜 | 指先經(jīng)歷苦難然后過上幸福的日子。 | 作賓語、定語;用于教誨人。 | 王朔《我是你爸爸》:“你是那遇難成祥,先苦后甜的命。” |
先河后海 | 謂分清源流。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 |
先聲后實 | 聲:聲勢;實:實力。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后交戰(zhàn)。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也?!?/td> |
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 | 先為事業(yè)而憂慮,后來就為事業(yè)的成功而安樂;事業(yè)未成先驕傲,后來就會為事業(yè)而憂慮。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漢·劉向《說苑·談叢》:“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td> |
先小人后君子 | 先不講客氣,說明條件,按章辦事,然后再講禮貌。 | 作謂語、定語;指丑化說在前邊。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td>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作謂語;指上進心很強。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68回:“他卻橫沖直撞,恐后爭先?!?/td> |
捷足先得 | 捷:快;敏捷;足:腳步。跑得快先得到。指行動敏捷的人先達(dá)到目的。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行動快的人先達(dá)到目的。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迎駕》:“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覀儾豢陕渌酥??!?/td> |
得月較先 |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yōu)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guān)系。 | 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zhèn)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td> | |
近水樓臺先得月 |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獲得優(yōu)先的機會。 | 主謂式;作賓語、分句。 | 宋 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zhèn)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此]之?!?/td> |
好好先生 | 指不堅持原則;對誰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人。 |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元 無名氏《水仙子 冬》曲:“只不如胡盧兄弟每日相逐趁,到能夠吃肥羊飲巨觥,得便宜是好好先生?!?/td> |
后海先河 | 語本《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語出《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td> |
冬烘先生 | 指昏庸淺陋的知識分子。 | 作賓語、定語;指知識分子。 |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八:“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rèn)顏標(biāo)作魯公?!?/td> |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別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別人后面。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世。 |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與群眾同甘苦,不實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從組織決定,不接受群眾監(jiān)督。” |
先斷后聞 | 謂先處理后奏聞。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 《北史·宇文護傳》:“護第屯兵禁衛(wèi),盛于宮闕,事無巨細(xì),皆先斷后聞?!?/td> |
先斬后聞 | 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F(xiàn)比喻未經(jīng)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辦事。 | 元·無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賜勢劍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斬后聞?!?/td>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lián)屜纫徊健?/td> |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td> |
先辨淄澠 | 淄澠:山東水名,二水味道不同,合流后不易分辨。事先辨別二水的味道。比喻物極必反其源。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仲尼》:“口將爽者,先辨淄澠?!?/td> |
先知先覺 | 覺:對事物有所認(rèn)識。對哲理和社會政治等問題的認(rèn)識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 | 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