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guān)于恨的成語
有關(guān)恨的成語
有關(guān)恨的成語共收錄64個(gè)
成語 | 意思 | 用法 | 出處 |
---|---|---|---|
吞聲飲恨 | 謂抱恨無言。語本南朝梁江淹《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td>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語出南朝·梁·江淹《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td> |
恨窮發(fā)極 | |||
深仇大恨 | 極深極大的仇恨。 | 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雙方矛盾很深。 | 元 楊顯之《酷寒亭》:“從今后深仇積恨都消解。” |
終天之恨 | 到死的時(shí)候也不能消除的憾恨。終天:終身。 | 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 明 歸有光《震川集 請(qǐng)敕命事略》:“及先人之方歿,而始獲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祿養(yǎng),所以為終天之恨也?!?/td> |
銜恨蒙枉 | 銜:含著;蒙:蒙受。含著怨恨,蒙受冤枉。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 漢·孔僖《上書自訟》:“恐有司卒然見構(gòu),銜恨蒙枉,不得自敘,使后世論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寧可復(fù)使子孫追掩之乎!” |
恨入骨髓 | 從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極點(diǎn)。 | 補(bǔ)充式;作謂語、賓語;形容對(duì)人痛恨到極點(diǎn)。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本紀(jì)》:“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歸,令我君得自快烹之?!?/td> |
遺恨千古 | 千古:指時(shí)間久遠(yuǎn)。遺留下的怨恨永遠(yuǎn)存在下去。 | 補(bǔ)充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 清 徐瑤《太恨生傳》:“且生與女相愛憐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遺恨千古?!?/td> |
深仇積恨 | 深:重大,深重;積:積久而成。極深持久的仇恨。 | 作主語、賓語;形容雙方矛盾很深。 |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從今后深仇積恨都消解?!?/td> |
恨海難填 | 恨海:怨恨如海;難填:難于填塞。比喻怨氣難平。 |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
國(guó)恨家仇 | 恨:怨恨。國(guó)家被侵略和家園被破壞之仇恨。 | 作賓語;指共同的仇恨。 | 《二度梅》第四場(chǎng):“我良玉幸而留下殘生……誅滅盧賊,以雪國(guó)恨家仇?!?/td> |
雨恨云愁 | ①感覺上以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間離別之情。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王禹偁《點(diǎn)絳唇·感興》詞:“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xì)。”宋·柳永《曲玉管》詞:“暗想當(dāng)初,有多少、幽歡佳會(huì),忌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云愁。” |
以是為恨 | 恨:遺憾。把這件事當(dāng)作遺憾。 | 作謂語;指把這件事當(dāng)作遺憾。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為恨?!?/td> |
相逢恨晚 | 見“相見恨晚”。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彼此投合。 | 宋·吳儆《念奴嬌》詞:“相逢恨晚,人誰道,早有輕離輕折?!?/td> |
睚眥之恨 | 睚:眼眶;眥:眼角;睚眥:生氣瞪眼。別人瞪眼這樣小的怨恨。 | 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 晉·陳壽《三國(guó)志·魏志·胡質(zhì)傳》:“今以睚眥之恨,乃成嫌隙?!?/td> |
遺恨終天 | 謂終身感到悔恨。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佩蘅子《吳江雪》第十六回:“則我之身雖死猶幸,他日殉節(jié),庶有名目。但恐辱抹爹娘,害他涉險(xiǎn),計(jì)不出此,遺恨終天矣!” |
千仇萬恨 | 指數(shù)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深。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仇恨深。 |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與君一把無名火,燒盡千愁萬恨。” |
終天抱恨 | 終天:終生;抱:胸懷;抱恨:含恨。終生抱有遺恨。 | 作謂語、定語;形容無法彌補(bǔ)的遺憾。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玦記·自經(jīng)反魂》:“只怕從前玉玦無憑,真成薄命,也落得個(gè)不虧名行,淚盈盈,料此身終天抱恨幽冥。” |
相知恨晚 | 相知:相互了解。認(rèn)識(shí)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td> |
舊恨新愁 |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悶。 | 聯(lián)合式;作賓語;形容不愉快的心情。 | 宋 向滈《如夢(mèng)令 道人書郡樓》詞:“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yuǎn)山都是,西北有高樓,正好行藏獨(dú)倚?!?/td> |
恨鐵不成鋼 | 怨恨鐵不能被煉成鋼。形容對(duì)所期望的人要求嚴(yán)格;恨他不爭(zhēng)氣;迫切希望他變得更好。 | 復(fù)句式;作賓語、定語、補(bǔ)語;比喻對(duì)所期望的人不爭(zhēng)氣感到不。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96回:“只為寶玉不上進(jìn),所以時(shí)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td> |
飲恨而終 | 心懷怨恨而死。 | 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 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fù)心如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td> |
今愁古恨 |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極多。 | 作主語、賓語;形容感慨極多。 | 唐·白居易《題靈巖寺》詩:“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 |
銜悲茹恨 | 銜: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與仇恨。亦作“銜悲蓄恨”。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李昉《太平廣記·還冤記》:“尸骸流漂,怨酷無雙,奉違累載,一旦長(zhǎng)辭,銜悲茹恨,如何可說,歔欷不能自勝?!?/td> |
懷恨在心 |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對(duì)人記下仇恨,以伺機(jī)報(bào)復(fù)。 | 作謂語;指記仇。 | 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縣聽玉姐說了一會(huì),叫:‘皮氏,想你見那男子棄舊迎新,你懷恨在心,藥死親夫,此情理或有之?!?/td> |
千愁萬恨 | 千、萬:形容多。極言愁苦怨恨之多。 | 作賓語、定語;用于愁恨多。 | 宋 楊萬里《行路難》:“依欲與君子歸去來,千愁萬恨付一杯?!?/td> |
識(shí)荊恨晚 | 遺憾自己與某人特別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識(shí)太晚了。 | 作謂語、定語;用于交往之間。 | |
飲恨吞聲 | 飲恨:強(qiáng)忍怨恨;吞聲:哭泣而不敢出聲。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 南朝 梁 江淹《恨賦》:“莫不飲恨而吞聲?!?/td> |
抱恨終天 | 抱恨:懷著遺憾;終天:終生。懷著極大的遺憾;一直到死。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無法彌補(bǔ)的遺憾。 | 元 姚燧《中書左丞李公家廟碑》:“吾不得以時(shí)喪先公,既抱恨于終天,今復(fù)棄養(yǎng)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
相見恨晚 | 為見面相識(shí)太晚而遺憾。形容與新結(jié)交的朋友相處十分投合。 | 主謂式;作定語;含褒義。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td> |
報(bào)讎雪恨 | 報(bào)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參見“報(bào)仇雪恨”。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復(fù)仇方面。 | 元 楊顯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風(fēng)云,報(bào)讎雪恨?!?/td> |
恨相知晚 |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jié)交而感情深厚。 | 動(dòng)賓式;作謂語;形容新結(jié)交而感情深厚。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引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 |
咬牙恨齒 | 見“咬牙切齒”。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極端仇視或痛恨。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6回:“八戒聞言,咬牙恨齒,忍不住舉起鈀,把那墳冢,一頓筑倒。” |
國(guó)仇家恨 | 國(guó)家被侵略之仇,家園被破壞之恨。 | 作賓語;指共同的仇恨。 | 陳蔭榮《興唐傳·鬧花燈》第九回:“孩子,想當(dāng)初你姑爹……也是為了報(bào)國(guó)仇家恨呀!” |
新愁舊恨 | 謂對(duì)現(xiàn)狀和往事都感到煩惱和怨恨。極言愁恨之深。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唐·韓偓《三月》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td> |
恨之切骨 | 之:代詞,指所恨對(duì)象。形容痛恨到極點(diǎn)。 | 作謂語;形容痛恨到極點(diǎn)。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屢遭虜騎蹂躪,莫不義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動(dòng),十萬之眾不難指日集合。” |
相得恨晚 | 認(rèn)識(shí)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作謂語、定語;指彼此投合。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英》:“二人縱飲甚歡,相得恨晚?!?/td> |
恨入心髓 | 恨:怨恨。形容對(duì)人痛恨到極點(diǎn)。 | 作謂語、賓語;形容對(duì)人痛恨到極點(diǎn)。 | 明·沈德符《野獲編·西北水田》:“是后中原士夫,深為子孫憂,恨入心髓,牢不可破?!?/td> |
江山之恨 | 江山:山川,山河,疆土。痛恨祖國(guó)河山淪亡敵手。 | 作賓語;用于喪國(guó)。 | 唐·陳熙晉《駱侍御傳》:“萬里煙波,舉目有江山之恨?!?/td> |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慨嘆。 | 謝覺哉《知己難》:“所謂‘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無恨’?!?/td> |
飲恨而死 | 飲:含忍。指含恨而死。 | 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飲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瀾!”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等。 | 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chéng)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td> |
憤恨不平 | 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氣憤。 | 作謂語、狀語、定語;指心中不服。 | 張恨水《啼笑因緣》第20回:“家樹見她總有些憤恨不平的樣子……又不知怎樣安慰才好?!?/td> |
此恨綿綿 | 綿綿:延續(xù)不斷的樣子。這種遺恨纏繞心頭,永遠(yuǎn)不能逝去。 | 作主語、謂語;指怨恨。 | 唐·白居易《長(zhǎng)恨歌》:“天長(zhǎng)地久有時(shí)盡,此恨綿綿無絕期?!?/td> |
云愁雨恨 | 指男女間離別之情。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柳永《安公子》詞:“惟有床前殘淚燭,啼紅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td> |
新仇舊恨 |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 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td> |
悔恨交加 | 形容非常懊悔。恨:遺憾;交加:一起出現(xiàn)。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形容非常懊悔。 | |
報(bào)仇雪恨 |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報(bào)冤仇;解怨恨。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復(fù)仇方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58回:“濫官害民賊徒,把我全家誅戮,今日正好報(bào)仇雪恨!” |
切齒痛恨 | 牙齒互相摩擦。形容憤恨到了極點(diǎn)。 | 偏正式;作謂語;用于壞人。 | 明 羅貫中《三國(guó)演義》:“彼此俱有切齒之恨。” |
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對(duì)仇敵要痛恨,打擊要堅(jiān)決徹底。指壞人心狠手辣。 | 作賓語、定語、分句;可分開使用。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叵奈楊景無禮?!?/td> |
雪恨消災(zāi) | 雪:洗除。洗雪仇恨,消除災(zāi)禍。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4回:“望爺爺與我們雪恨消災(zāi),早進(jìn)城降邪從正也?!?/td> |
舊恨新仇 |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 作主語、賓語;指仇恨深。 | 南唐·馮延巳《采桑子·二》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 |
含恨九泉 | 指抱怨而死,在地下還帶著怨恨。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8回:“只因去尋吳瑞庵,遂被功名耽延歲月,歸來遲了,以致白小姐含恨九泉?!?/td> |
恨如頭醋 | 比喻非??蓯海钊送春?。 | 作謂語;指忿恨極大。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兩天要打八頓。這些人都恨如頭醋?!?/td> |
刻骨仇恨 | 永遠(yuǎn)記在心頭的深仇大恨。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形容仇恨極深。 | 古華《芙蓉鎮(zhèn)》第一章:“三面紅旗底下還允許她擺米豆腐攤子嘛,哪來的刻骨仇恨?” |
銜悲蓄恨 | 銜:含著。心里藏著悲痛和仇恨。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樂府詩集·蔡琰<琴曲歌辭>》:“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蓄恨兮何時(shí)平!” |
深讎大恨 | 見“深仇大恨”。 | ||
深惡痛恨 | 深:很,十分;惡:厭惡。指對(duì)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對(duì)人或事不滿。 | 巴金《談<春>》:“倘使我對(duì)剝削人、壓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惡痛恨,那么我絕不會(huì)寫《家》《春》《秋》那樣的書?!?/td> |
恨之入骨 | 之:代詞;指所恨對(duì)象。恨到骨頭里去了。形容懷恨極深。 | 偏正式;作謂語;形容痛恨到極點(diǎn)。 | 晉 葛洪《<抱樸子外篇>自序》:“見侵者則恨之入骨,劇于血仇?!?/td> |
雨愁煙恨 | 煙雨所引起的人的惆悵哀愁。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宋·史達(dá)祖《隔浦蓮·荷花》詞:“西湖游子,慣識(shí)雨愁煙恨。只恐吳娃暗折贈(zèng)。耿耿。柔絲容易縈損?!?/td> |
恨相見晚 | 見“恨相知晚”。 | 作謂語;形容新結(jié)交而感情深厚。 | 宋·文天祥《與山人黎端吉序》:“與癡兒說夢(mèng),終日悶悶,使人欲索枕僵臥。明者了了,不逾頃刻能解人數(shù)百年中事,恨相見晚矣?!?/td> |
恨五罵六 | 泛指擲色子時(shí)咒罵壞點(diǎn)數(shù)的叫喊聲。 |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比喻一旦犯下嚴(yán)重錯(cuò)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 復(fù)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貶義。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9回:“這件事本來是我錯(cuò)在前頭,此刻悔也來不及了。古人說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td> |
舊愁新恨 | 愁:愁苦;恨:遺憾。原有的愁苦;新增的遺憾。形容不愉快的事相繼而來。 | 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不愉快的事情。 | 南唐 馮延巳《采桑子》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獨(dú)立花前,更聽笙歌滿畫船?!?/td> |
萬恨千愁 | 千、萬:形容多。指憂愁怨恨很多。 | 宋 王詵《蝶戀花》:“鐘送黃昏雞報(bào)曉,昏曉相摧,世事何時(shí)了。萬恨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