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01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月黑風(fēng)高,殺人夜。
一個騎馬的少年,已經(jīng)追了和尚兩天兩夜。
少年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長得眉清目秀,臉上卻是兇神惡煞、咬牙切齒。
他有憤怒的理由——和尚曾經(jīng)是他的朋友,如今卻背叛了他。
少年親手掌管的全軍大印也被和尚偷走,他差點因此而被軍法處死。
少年只好立下軍令狀:三天之內(nèi),和尚不死,他死。
他還有最后一天的時間。
忽然,一陣風(fēng)沙吹來,少年看到了前方的和尚,以及不遠的地方——是金兵的大營。
和尚欣喜若狂,以為得救,不料少年一刀拍向馬屁股,馬兒受驚,竟飛一般沖到了和尚面前。
看著這張曾經(jīng)熟悉甚至親切的臉,少年如今只覺得厭惡,他問了一句:“你還有什么話要說的嗎”。
和尚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兄弟我一時鬼迷心竅,再也不敢了,求你饒了我吧”。
少年沒有再說話,只是平靜地一刀揮下,把沖天的頭顱掛在一旁,然后轉(zhuǎn)身離開。
人若負我,我便殺人。
這一刀,少年已經(jīng)等了三天。
▲辛棄疾造像 作者:王明明
少年的名字,叫辛棄疾。
此刻的他不會知道,這個故事會流傳千年。
更不知道,這種背叛,這種孤獨,將縈繞他的一生。
02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辛棄疾生下來就是個“亡國奴”。
他生在被金朝奪去的土地,也就是淪陷區(qū)之中。
這里的人,是任由金人剝削的案上魚肉,土地、糧食甚至是家中的兒女,都可以被隨意掠奪。
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有人賣國求榮,不少人都甘心當(dāng)“亡國奴”。
辛家不一樣。
小小年紀的辛棄疾,常常在爺爺?shù)目谥?,聽到兩個字:大宋。
爺爺會跟他說,大宋的歷史如何輝煌,大宋的江山何等的壯麗。
有時登高望遠,平常人家說的是風(fēng)景,爺爺跟他談的是兵法。
這個地方容易進攻這個地方適合防守,假如有一天,你要起兵,該在那座城開始......
從那時起,辛棄疾的內(nèi)心已然熱血澎湃:
“終有一日,我要打敗金狗,讓我大宋萬里河山再次一統(tǒng)”。
▲辛棄疾
他去參加金人舉辦的科舉考試,有“亡國奴”一心求的是功名,辛棄疾求的卻是情報。
在京城,辛棄疾走到那里,眼神瞟的都是倉庫、兵營、人員輪班情況......
他一心想的都是:哪天要是我?guī)е婈牬虻竭@里來,我該怎么搞。
甚至,為了再來刺探一次情報,他特意搞砸了自己的第一次科舉。
落榜的“亡國奴”們垂頭喪氣,辛棄疾卻是歡欣鼓舞:總有一日,這會是我大宋的江山!
▲科舉考試
很快,機會來了。
眼看著金人再次南侵,淪陷區(qū)兵力空虛,年僅二十一歲的辛棄疾舉起了“反金復(fù)宋”的大旗。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辛棄疾,輕易組成了兩千人的隊伍。
后來,又與附近有足足二十萬人馬的天平軍合在了一起。
里應(yīng)外合,光復(fù)河山,就在今日!
這一刻的辛棄疾,熱血沸騰。
03
“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沒有想到過,他會遭遇到多大的挫折。
他向天平軍的首領(lǐng),提了一個建議:與大宋朝廷聯(lián)系,里應(yīng)外合。
首領(lǐng)同意了,辛棄疾也自然而然地帶隊前往南方。
▲辛棄疾
豈料,意外就在這時發(fā)生。
一個名叫張安國的頭目,眼看著辛棄疾離開后,受不住金人高官厚祿的誘惑,竟然殺了首領(lǐng),脅迫著幾萬人向金人投降了。
辛棄疾歸來的時候,張安國已經(jīng)在金人的大營中,夜夜笙歌。
原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辛棄疾那樣熱血沸騰,把“光復(fù)山河”作為理想。
總會有人,會為了榮華富貴,放棄自己的尊嚴,去做走狗、去做奴隸。
同胞的土地被掠奪,家園被破壞,妻兒被蹂躪,他們通通視而不見。
這才是真實的人間。
▲沉湎享樂
前有和尚朋友的背叛,現(xiàn)在是一同戰(zhàn)斗的同僚的背叛,辛棄疾熱血微涼,卻更多的是憤怒:
自古以來,做二五仔的人都要受三刀六洞,下十八層地獄,今日就由我辛棄疾,來審判這個渣滓!
帶著隨行的五十余人,辛棄疾馬不停蹄奔向了八百里外的金人大營。
大營防守緊密,人馬數(shù)十萬,卻在辛棄疾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進攻下,驚慌失措。
張安國正在喝著酒的時候,被辛棄疾沖進大營,一刀敲暈綁上了戰(zhàn)馬。
他要在臨安,萬人見證之下,殺了這個叛徒!
臨走之前,辛棄疾還不忘大喊一句:狗賊張安國已束手就擒!大宋十萬人馬頃刻將至,如果還有心向大宋的,立馬跟我走!
一萬人瞬間嘩變,金營亂作了一團。
帶著這一萬又五十的人馬,辛棄疾一馬當(dāng)先,沖向了淮水。
今日起,他將渡江而去,離開生他養(yǎng)他,卻又養(yǎng)育了他二十二載的淪陷區(qū)。
熱血尚溫的辛棄疾發(fā)誓,終有一日,他會帶著千軍萬馬,收復(fù)這片土地!
04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jīng)綸手”
現(xiàn)實與理想,往往有著天淵之別。
來到南方的辛棄疾,以為自己可以大展拳腳了。
可一開始,他卻是得了一個小小的司農(nóng)寺主簿一職(相當(dāng)于農(nóng)業(yè)部一個閑職處長)。
我一個殺人如麻、武功蓋世的將軍,你讓我去教人種田?
不信邪的辛棄疾拿出了從小學(xué)習(xí)到的“造反”本領(lǐng),寫下了一本叫《美芹十論》的軍事著作。
▲辛棄疾造像 作者:陳衍寧
全文一共一萬七千余字,可謂是曠世之作——要知道,整本論語還不到一萬六千字。
他分析了金人的虛弱之處:上層貴族有嫡庶之爭,下層人民有夷漢之別。
只要能夠好好做離間、分化,金人其實不堪一擊。
他也根據(jù)這幾年的觀察,從內(nèi)政(怎么搞錢、怎么盤活經(jīng)濟)、軍事(哪里適合進攻,哪里適合防守、怎么練兵)各方面給出了建議。
這本書,簡直可以被稱為“反金復(fù)宋成功指南”。
很可惜的是,沒有人理會辛棄疾,也沒有人在乎這本書。
▲辛棄疾詞意圖
辛棄疾這一刻才知道,原來大宋,早已不是爺爺跟他說的那個“大宋”。
從皇帝到大臣,早已被金人打怕了,打哭了。
他們想的,只是守住這一隅之地,守著他們脆弱的“和平”。
守著他們的富貴安樂,守著他們的絲竹之聲。
為此,他們寧愿叫金國的皇帝作“爸爸”,寧愿每年交幾千萬乃至幾億的銀子。
當(dāng)萬人都要將火熄滅,唯有辛棄疾,要將此火高高舉起。
那他就是一個異類。
此刻的辛棄疾,熱血未涼,內(nèi)心卻已千瘡百孔。
▲辛棄疾小像 作者:韓國榛
05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想過,要做最后的努力。
“既然不能打仗,那我就先好好調(diào)理內(nèi)務(wù)吧。”
他最開始去的地方,是滁州。
這是宋金交界的“邊疆”,人人避之不及的蠻荒之地。
辛棄疾卻很高興,他覺得,有一天打起仗來,這里就是橋頭堡。
在他的努力下,不出一年,原本荒涼的滁州,竟又恢復(fù)了幾分往日的繁華景象。
碰上災(zāi)年,往日飽受饑荒之苦的滁州,竟然還有能力捐糧給附近的州縣了。
不愧是文武全才辛棄疾,打仗殺人難不了他,賦詩寫詞難不了他,就連調(diào)理內(nèi)務(wù)都難不了他!
▲辛棄疾詞意圖 作者:顏梅華
之后,朝廷上的人不想看到辛棄疾做出好成績,便一次次地調(diào)走了他。
辛棄疾,卻在每一任都做到了極致。
他被派去處理茶商的叛軍。
在此之前,各個州郡都被茶商軍打得落花流水,但辛棄疾一來,一招圍而不攻,一招誘降,叛亂便順利平息。
他被派去湖南,那里地方勢力盤踞,也是個難啃的骨頭,
辛棄疾卻是抓大放小,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的,不但整治了地方勢力,還練出了一支名為“飛虎軍”的軍隊。
有人認為,飛虎軍可以與當(dāng)年岳飛手下的岳家軍相提并論。
假如,他可以再繼續(xù)下去,或許真有一天,他能夠?qū)崿F(xiàn)曾經(jīng)的夢想:帶著千軍萬馬,收復(fù)萬里河山。
但“投降派”們怎么會輕易放過辛棄疾呢,他們給辛棄疾安上了一個可笑的罪名——“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
練就一支軍隊需要花多少錢?不如進貢給朝廷呢,浪費!
對待士兵怎么可以那么嚴苛,動不動就殺人?你這是在草菅人命!
這就是投降派們,給出的理由,可笑的理由。
偏偏,皇帝信了,大臣們信了,一道圣旨,辛棄疾就成了一介白身。
這一天,辛棄疾四十二歲。
他帶著熱血,渡江南來,已經(jīng)過去了足足二十年。
理想,卻仿佛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辛棄疾的熱血,還能堅持多少個二十年?
▲辛棄疾詩意圖 作者:黃純堯
06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一個無官無職,只有一肚子理想與抱負的人,能做些什么?
辛棄疾只能作詞,和做夢。
閑暇時,他寫下千古名句;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yīng)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追往事,嘆今吾,春風(fēng)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字字句句,寫滿了內(nèi)心的憤懣、不甘。
他從未有一天停止過想象,自己帶著千軍萬馬,回到北方的場景。
▲挑燈看劍
有時,辛棄疾會做夢,夢見金戈鐵馬,夢見崢嶸歲月。
夢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南渡之前,自己身披鎧甲的日子。
月夜殺和尚,八百里奔馳的破營,那些意氣風(fēng)發(fā),那些刀光劍影,全在夢中回蕩,再回蕩。
▲辛棄疾詩意圖 作者:陸儼少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這是辛棄疾一生的寫照。
他臨走的那一年,有大臣打算北伐,想讓他再次出山。
可此時的他,哪里還能披甲、上馬、揮刀呢。
四十五年過去了,他一直都在大聲疾呼“救國!救國!救國!”,可沒有人理會。
反而面對的,是排擠、冷落,乃至嘲笑。
少年熱血漸涼,辛棄疾早已白發(fā)蒼蒼。
一切已經(jīng)太遲。
辛棄疾,只能帶著遺憾、不甘,離開人間。
▲辛棄疾像 作者:戴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