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其中有一首詩,堪稱經(jīng)典,因為他以簡短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社會現(xiàn)象,通過這個事情諷刺了當(dāng)時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有力的鞭撻和抨擊了封建統(tǒng)治者。一起看看這首《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全詩總共156個字,通過描寫一個燒木炭維持生計的老人,在寒冷的下雪天賣炭卻遭遇“宮市”的悲慘下場,深刻的揭露了這種掠奪人民的罪行,有力的進行了批判。
這首七言古詩,一開篇就交代了什么人什么事。一個賣炭的老頭在南山中砍柴,然后將柴燒成木炭,這是一個漫長而復(fù)雜的工序,體現(xiàn)了老翁的辛苦與不易。接著從老翁的樣子刻畫給人更深刻的印象:滿臉的塵土,面色都被熏成了煙火之色,兩鬢斑白顯示出老翁年齡大,十個手指因為要取木炭,都被染成了黑色。他這么辛苦賣炭所得是為了什么呢?僅僅是為了身上的以上和口中的食物?。?/p>
這么寒冷的天,老翁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衫,但他還擔(dān)心木炭的價格不好,盼望著天氣越來越冷,這樣炭就能賣個好價錢。天隨人愿,夜里下了一場大雪,城外的積雪足足有一尺多厚,老翁清晨駕著裝滿木炭的車,順著碾壓過的車轍,在冰凍的道路上緩慢往集市上趕去。已經(jīng)是日上三竿了,拉車的牛累了,人也餓了,可是不敢耽擱時間,只在集市南門外的泥土中稍微休息一下。
這時候,有兩人騎著馬兒飛揚跋扈的過來了,那是誰啊?原來是皇宮大內(nèi)的太監(jiān)和手下。他們手里面拿著文書,說是皇帝的命令,強拉著牛車往皇宮而去。天吶!一車的木炭,足有千余斤,就這樣白白被拿走,老翁如何舍得,那可是一家老小的生計??!那些人只是拿出了半匹紅紗和一丈綾,往牛頭一掛,就充當(dāng)賣炭的價值了。
這首詩很有藝術(shù)特點,以小見大,從賣炭翁在惡劣的天氣中辛勤勞作伐木燒炭,本想靠這點微薄的收入解決溫飽問題,卻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能看出當(dāng)時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表現(xiàn)了很深刻的思想性,一車千余斤的木炭就被“半匹紅綃一丈綾”抵消了,可見“宮市”的殘酷。老翁接下來的生活并沒有再寫,戛然而止,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讓人對人物有了很深刻的印象,老翁、黃衣使者、白衫兒都刻畫的入木三分!
關(guān)于《賣炭翁》,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