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錫》
唐代:韋應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一春又一春,花落花開,即景生情,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分別之后的思念,由此也聯(lián)想起在茫茫世事下命運的難料,不由泛起陣陣春愁,讓作者心中郁郁、孤枕難眠。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唐代:白居易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與元稹是很好的朋友,互相之間有很多詩歌酬唱,這首詩是白居易在長安,與他的弟弟白行簡和李杓直(即詩題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飲酒,席上憶念元稹,是一首因事起意之作。
《春愁》
唐代:韋莊
自有春愁正斷魂,不堪芳草思王孫。
落花寂寂黃昏雨,深院無人獨倚門。
庭院深深,花瓣飄落,孤身獨守,心中思念親人的惆悵讓人肝腸欲斷,所以根本無心去感受春草的美好。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代: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作者乘船漂泊在濱臨太湖東岸的吳江,想想自己有家難回,思鄉(xiāng)心切,一片春愁,借酒排解,“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抒發(fā)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佇立高樓,極目望遠,一種黯然銷魂的“春愁”油然而生。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xiāng)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jié)合在一起寫,采用“曲徑通幽”的表現(xiàn)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燕歸梁·春愁》
宋代:石延年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
傷春傷別幾時休。算從古、為風流。
春山總把,深勻翠黛,千疊在眉頭。
不知供得幾多愁。更斜日、憑危樓。
這首詞托為女子口吻敘寫春愁。一年又一年,春草總是惹起離恨,回想前塵往事總是心中憂愁,傷春傷別的情懷什么時候才能停止啊!
《虞美人·春愁》
宋代:陳亮
東風蕩飏輕云縷,時送蕭蕭雨。
水邊畫榭燕新歸,
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
黃昏庭院柳啼鴉,
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春天本是百花競放、喧鬧芳菲的季節(jié),可是經(jīng)歷一場風雨后,凋零的花朵,銜泥的春燕,對月啼叫的烏鴉卻讓人頓感凄涼?;ㄩ_花落雖是自然之理,卻引發(fā)了敏感詞人心中的無限愁緒,那是詞人因年華漸逝、壯志未酬而倍生悲哀。
《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宋代:朱淑真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
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春天黃鶯的啼叫喚起了女主人公的萬端愁緒,大凡心緒不佳的女子,最易聞鳥啼而驚心,故唐詩有“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之句。此詞描寫的正亦如此。
《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五代:馮延巳
幾日行云何處去?
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
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
這是一首描寫一位女子對她游蕩在外的丈夫久久不歸既埋怨又難以割舍的纏綿感情的詞,從一開頭的“行云何處去”到最后的“夢里無尋處”,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終在怨嗟與期待、苦悶與尋覓的交織中徘徊,作者以輕靈縹緲之筆寫朦朧夢境,怨而不怒,蘊藉深婉,真可謂別開新境。
《山花子·春愁》
明代:陳子龍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
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
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詞的上片從殘春的景象入筆,自然引發(fā)一脈凄婉的傷逝情愫,下片切入人事滄桑,抒寫憑吊故國的感傷。讀此詞,給人感覺凄麗的外殼包蘊著哀以思的崇高節(jié)義。
《赤棗子·風淅淅》
清代:納蘭性德
風淅淅,雨纖纖。難怪春愁細細添。
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
斜風細雨斜織著,迷蒙一片,淅淅”的風,總是帶給人們?nèi)崛趺糟那榫w,在這樣惹人愁的天氣里,也怪不得納蘭寫出這樣的詞句。
《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作者是臺灣苗栗縣人,近代愛國詩人。清政府割臺灣給日本時,他曾領(lǐng)導義軍抗日,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失敗后退到大陸,《馬關(guān)條約》簽訂一年后,丘逢甲心懷故土,痛定思痛,寫下了這首《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