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唐詩,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
說宋詞,有蘇軾柳永辛棄疾李清照;
說元曲,有白樸馬致遠(yuǎn)張養(yǎng)浩關(guān)漢卿;
都是大咖,他們的名作也能張口就來。
然而,有些詩句從小就會背,
長大了都還不知道作者是誰,因為他們不紅!
小編整理了一些爆紅名句,
傳頌度都很高,都是大眾熟知的,
可惜詩紅人不紅,
今天我們不為名家唱贊歌
只為無名爭鳴
劉希夷(唐)
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代悲白頭翁》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中,只是依靠簡單的詞序排列,劉希夷便將人世間命運的無常變化詮釋得清清楚楚。
劉希夷“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后為人所害,死時年未三十。”這首《代悲白頭翁》,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jù)為己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
這位少年得志卻孤獨落魄的詩人,留下的這首帶有讖語的詩,卻成了后世用得最為廣泛的祝福語之一。想起他的遭遇,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崔護(hù)(唐)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題都城南莊》
古代詩人寫桃花的詩層出不窮,但在傳情方面,誰也比不過崔護(hù)的“人面桃花”,蓋因它是千百年來人們心中暗藏的“心中伊人”的美妙寫照。
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jīng)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
崔護(hù),生平事跡不詳,相傳因一句“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而抱得美人歸,所以即使詩紅人不紅,也是幸運的一位詩人了。
葉紹翁(宋)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輕叩院門,無人來應(yīng),怕是今日無法觀賞這滿園春色,偶然抬頭,一枝紅杏探出墻外,園內(nèi)必定繁花似錦,欣悅?cè)诵?。今人更賦予后兩句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fā)展起來。
葉紹翁,宋代文學(xué)家、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葉紹翁也是位愛國詩人,曾來到岳飛墓前痛悼英魂,寫下不朽詩篇。
楊慎(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來蕩氣回腸,一種歷盡紅塵百劫的淡泊灑脫!《三國演義》開頭那首《臨江仙》,誰都會開口來兩句,但是關(guān)于作者,知道的卻是少之又少。
楊慎是公認(rèn)的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鄉(xiāng)”“懷歸”之詩所占比重很大。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云南風(fēng)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
蔣捷(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虞美人·聽雨》
蔣捷生于南宋年間,人稱“竹山先生”,頗有氣節(jié),為時人所敬重。他的《一剪梅·舟過吳江》中“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故后人又稱其為「櫻桃進(jìn)士」。
蔣捷在南宋亡國后,隱居山林間,一生不仕。詞作多含思念故國之情,其詞造語奇巧,獨具一格。蔣捷之詞,最得宋詞之魂,被古人認(rèn)為是填詞的標(biāo)準(zhǔn)和法度。
許渾(唐)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dāng)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咸陽城東樓》
作為晚唐詩人的代表人物,許渾的史料記錄非常簡單,身為武周宰相后人,也曾歷經(jīng)仕途浮沉,但一生不變的追求卻是寫詩,晚年時更埋頭詩卷之中,留下詩作五百多首。
雖說在詩人扎堆的唐代,他的知名度遠(yuǎn)遜各路名家,但他充滿懷古意味的作品,卻在時光蹉跎中,成了昔日大唐榮光的生動寫照,一句“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一千多年來依舊激蕩人心。
黃仲則(清)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fēng)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雜感》
很多人都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卻很少知道寫這句話的人叫作黃仲則(又名黃景仁)。
與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相比,現(xiàn)代人對于他知之甚少。“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百無一用是書生”“此時有子不如無”,都是黃仲則寫的。
黃仲則一生充滿悲哀和困頓。他個性倔強(qiáng),常常發(fā)出不平的感慨,所作詩歌,多抒發(fā)窮愁不遇、寂寞凄愴的情懷。情調(diào)比較感傷低沉的作品則最能體現(xiàn)其詩文成就。
高蟾(唐)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金陵晚望》
“一片傷心畫不成”,許多人是從納蘭性德的《南鄉(xiāng)子·為亡婦題照》中知道這句話的。其實,最初這句詩出自高蟾之手。
高蟾的詩大多是律詩、絕句,尤以五絕和七絕為多。其詩在《全唐詩》中僅保存36首,但很有特點??傮w來看,主觀抒情的多,客觀記事的少,但都浸透著個人的凄楚和時代的悲哀。
李紳(唐)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nóng)二首(其一) 》
李紳,中唐詩人,曾官至宰相、淮南節(jié)度使。與元稹、白居易為詩文交,是“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中國人講“文如其人”,所以人們認(rèn)為李紳定是杜甫式的人物,悲天憫人、潔身自好,當(dāng)時后世皆是好口碑。
然而,史書中的李紳似乎有些矛盾,有史料言其為官剛嚴(yán)、為民除禍,卻也有記載直指他生活奢靡、暴虐殘酷......死去的李紳甚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李之儀(宋)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一曲相思寄幽懷,他將刻骨銘心的愛情,書寫成了心曲,吟唱到了極致。這首流傳千年膾炙人口的詞,作者叫李之儀。
深度地扒一扒,李之儀還是有些來頭和背景的。他的老師是范純?nèi)?范仲淹的兒子);他和蘇軾亦師亦友,交情甚至連蘇門學(xué)子的秦觀、黃庭堅不能比;在圈里的曝光率也是不錯的,《全宋詞》里收錄了有他近百首作品。
歷史上類似的詩人還有很多,如:
“畫眉深淺入時無”的朱慶馀,
“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秦韜玉,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的張炎,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的張祜,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的蘇鱗……
杜甫詩云:不廢江河萬古流。
雖然詩紅人不紅,
但這不妨礙這些詩人的偉大,
流傳千古的詩篇
便是最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