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四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孤傲的鴻雁自海上而來,池塘河潢不敢眷顧。
側(cè)目見到了兩只華麗的翠鳥,在華美的三珠樹上棲息。
珍貴之木的高處啊,難道不怕獵人的金彈丸?
修美的品德將擔心他人的嫉妒與打壓,高明之位會讓神鬼都深感厭惡。
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獨自游弋的人們將何處追求呢?
注釋
感遇:古詩題,用于寫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詩。詩人在貶官荊州期間作《感遇》詩12首,此處所選分別為第四、第一、第二和第七首。
鴻:雁類的泛稱。池潢(huang):池塘,積水池,護城河,代指朝廷。
雙翠鳥:即翡翠鳥,雄為翡,雌為翠,毛色華麗多彩。
三珠樹:神話傳說中的寶樹。本作三株樹。見《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三株樹在厭火國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p>
矯矯:超然出眾的樣子。“得無”句:豈不懼怕有子彈打來?得無,表反問語氣、豈不、能不。金丸,彈弓的子彈。
“美服”句:身著華美的服裝應(yīng)擔心別人指責?;迹号拢瑧n慮。
“高明”句:官位顯要會遭到鬼神的厭惡。高明,指地位官職尊貴的人。惡:忌妒,厭惡。西漢揚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p>
冥冥:高遠的天空。⑨“弋者”句:弋者,獵鳥的人。慕,想獵取鳥的欲望。
感遇十二首·其四鑒賞
顯然,詩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際與感受。孤鴻是自喻,而雙翠鳥則指在朝中竊據(jù)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全詩以孤鴻的口氣,寫出了詩人的政治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懷。
全詩共十句,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借孤鴻所見,描寫雙翠鳥盛氣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態(tài);前兩句很耐人尋味,經(jīng)歷過大海上的驚濤駭浪的孤鴻,對對一條小小的護城河卻不敢顧,說明人世(特別是朝廷)的險惡遠遠超過了自然界的險惡。而在這孤鴻“不敢顧”的地方有一雙小小的翡翠鳥卻竟在珍貴的三珠樹上營巢,高高在上,氣勢熏天?!皞?cè)見”有兩重意義,一是說明翡翠鳥盛氣凌人,不可一世,令人側(cè)目而視;二是說縱然翡翠鳥悲氣焰囂張,但孤鴻對之卻不屑正視,由此,也就引發(fā)出第二層,即第五句以下的六句。前兩句從翡翠鳥驕橫情態(tài),想到它們會招致的后果提出問題,這是一個反問。翡翠鳥站立在珍木之顛,竊據(jù)高位,飛揚跋扈,難道就不怕別人難以容忍嗎?不怕從背后打來的致命的金彈嗎?接著平靜地指出了一條耐人尋味的生活哲理:“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物極必反,地位與權(quán)勢在官場中愈顯赫,也就愈易成為別人獵取的目標,覆滅的日子也就愈近。正因如此,詩中這只孤獨的鴻雁,并不艷慕翠鳥一時的榮耀,也不怨恨自己的一時失意,這就引發(fā)了最后兩句,孤鴻自己決心高舉蒼冥,翱翔云中,讓那些“弋者”的欲望無法得逞。這里所暗寓的是詩人不羨慕榮貴,澹泊名利和決意隱退的情懷,同時也進一步襯托出了翠鳥多代表的小人們狹隘、淺薄的品行。第二層寫出了孤鴻的感受。
在描寫中,作者始終注意從對比的角度去表現(xiàn)孤鴻與翠鳥的境況。孤雁之于翠鳥,一獨一雙,一大一小,一質(zhì)樸一華艷,一方來自浩瀚大海,一方守者小小池潢。然而,小巧的翠鳥卻是高高在上,統(tǒng)領(lǐng)要地。“三珠樹”,是神仙世界的珍木,它們“巢居”于上,可謂顯貴之至。與此相反,碩大的鴻雁對雙翠鳥只能“側(cè)見”,甚至“不敢顧”那暗指朝廷的“池潢”,可知其處境的低微與險惡,更反襯出了翠鳥們不可一世的氣焰。真可謂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此詩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鳥寄寓作者的境遇與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選用了鴻雁與翠鳥的形象、成功地寫出了它們的特點,使得作品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種普遍性的社會現(xiàn)象和生活哲理。
張九齡簡介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zhì)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2篇) 〕張九齡優(yōu)秀詩作展示
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1198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蘋藻復(fù)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查看詳情]
登臨沮樓3725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fù)來過。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zhuǎn)多。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查看詳情]
與弟游家園4141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定省榮君賜,來歸是晝游。林烏飛舊里,園果讓新秋。枝長南庭樹,池臨北澗流。星霜屢爾別,蘭麝為誰幽。善積家方慶,恩深國未酬。棲棲將義動,安得久情留。? [查看詳情]
郡內(nèi)閑齋3948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fù)滋。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jīng)時。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查看詳情]
南還湘水言懷1764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江間稻正熟,林里桂初榮。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時哉茍不達,取樂遂吾情。? [查看詳情]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4977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躋。林筍苞青籜,津楊委綠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復(fù)緣堤。樂處將鷗狎,譚端用馬齊。且言臨???,兼話武陵溪。異壤風煙絕,空山巖徑迷。如何? [查看詳情]
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4389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薄宦晨昏闕,尊尊義取斯。窮愁年貌改,寂歷爾胡為。不諂詞多忤,無容禮益卑。微生尚何有,遠跡固其宜。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故園從海上,良友邈天涯。云雨嘆一別,川原勞載馳。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去國誠寥落,經(jīng)途弊險巇.歲逢? [查看詳情]
商洛山行懷古2339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陳跡向千古,荒途始一過。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故事昔嘗覽,遺風今豈訛。泌泉空活活,樵臾獨皤皤。是處清暉滿,從中幽興多。長懷赤松意,復(fù)憶紫芝歌。避世辭軒冕,逢時解薜蘿。盛明今在運,吾道竟如何。? [查看詳情]
當涂界寄裴宣州2412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章綬胡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念行祗意默,懷遠豈言宣。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查看詳情]
自始興溪夜上赴嶺4815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嘗蓄名山意,茲為世網(wǎng)牽。征途屢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巖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后,歸鳥息人前。數(shù)曲迷幽嶂,連圻觸暗泉。深林風緒結(jié),遙夜客情懸。非梗胡為泛,無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樂在何年。? [查看詳情]
初發(fā)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2237人關(guān)注
[唐代] 張九齡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詔書。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虛。肅命趨仙闕,僑裝撫傳車。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shù)殊。義沾?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