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細把君詩說。悵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fā)。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diào)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闯丝?、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待我仔細品評你的詩作:它們像雄偉浩蕩的鈞天廣樂的遺音,又像是復雜多變的洞庭《成池》之樂的逸響。有如纖塵不染的千丈陰崖,但見滿眼雪積冰封,使人乍見之下。不禁毛發(fā)森然。哎,從來才華出眾的人。遭際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對著天上那片亙古不變的明月,他們難免會感傷身世;或者躲進華麗冷清的屋子里,借彈奏錦瑟打發(fā)夜晚的無聊。
你家祖籍該是在陜西咸寧,如今已經(jīng)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風云變幻,仿佛連翱翔的魚龍都因之慘然變色。再登高遙望當年北方家族避難南遷的道路。多少死難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無人掩葬,已經(jīng)朽爛不存了??珊薨殉殖哪切┊敶跹軅?。他們一味清談,確實“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覺悲風四起,檐前的鐵馬錚錚作響,仿佛又回到了殺敵的戰(zhàn)場。請記住吧,我們的南方和北方。至今還是分裂的!
注釋
杜叔高:名斿,金華籣谿人。兄旟,字伯高;旃,字仲高,弟旞,字季高;旝,字幼高。五人俱博學工文,人稱金華五高。端平初,以布衣與稼軒壻范黃中(炎)及劉后村等八人同時受召?!吨信d館閣續(xù)錄·祕閣校勘門》:“紹定以后二人:杜斿字叔高,婺州人。六年十一月以布衣特補迪功郎,差充。端平元年七月與在外合入差遣?!标惲痢洱埓ㄎ募肪硎拧稄投胖俑邥罚骸安咧x,如奔風逸足,而鳴以和鸞。叔高之詩,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氣,而左右發(fā)春妍以輝映于其間,匪獨一門之盛,可謂一時之豪?!比~適《水心文集》卷七《贈杜幼高》詩:“杜子五兄弟,詞林俱上頭。規(guī)模古樂府,接續(xù)后《春秋》。奇崛令誰賞,羈棲浪自愁。故園如鏡水,日日抱村流?!?/p>
恍(huǎng):仿佛。
鈞(jūn)天:廣闊的天空。
洞庭膠葛:《莊子·天運》篇:“黃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蹦z葛:指意境高遠。司馬相如《上林賦》:“張樂乎膠葛之??!?/p>
陰崖:朝北的山崖。
層冰積雪:《楚辭·九歌·湘君》:“桂櫂兮籣枻,斲曾冰兮積雪?!?/p>
自昔句:蘇軾《薄命佳人》詩:“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佳人:指杜叔高。
金屋:《漢武故事》:“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p>
去天句:《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杜甫《贈韋七贊善》詩:“鄉(xiāng)里衣冠不乏賢,杜陵韋曲未央前。爾家最近魁三象,時論同歸尺五天?!?/p>
乘空:飛上天空。
衣冠:指士大夫。
嘆夷甫句:《晉書·王衍傳》:“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風姿詳雅?!诓徽撌朗拢ㄑ旁佇摱??!扔惺⒉抨P(guān)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貢。兼聲名藉甚,傾動當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姽餐蒲転樵獛?,……俄而舉軍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與之相見,……使人夜排墻填殺之。衍將死,顧而言曰:‘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p>
聽錚錚句:《蕓窗私志》:“元帝時臨池觀竹,竹既枯,后每思其響,夜不能寢,帝為作薄玉龍數(shù)十枚,以縷線懸于檐外,夜中因風相擊,聽之與竹無異。民間效之,不敢用龍,以什駿代,今之鐵馬,是其遺制?!遍荛g鐵:屋檐下掛著的鐵制風鈴,稱為”鐵馬”或“檐馬”。
參考資料:
1、刑志華,沈睿著,辛棄疾的那些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6,第9頁
2、辛棄疾.稼軒詞編年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48-249
3、劉斯奮譯著,劉斯奮詩譯宋四家詞選 辛棄疾,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08,第102頁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春,杜叔高從浙江金華到江西上饒?zhí)皆L辛棄疾,詞人于是作此詞來送別。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辛棄疾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03,第103頁
賞析
上片開端五句,評價友人之詩,言其音韻和諧美妙,意境清峻?!凹讶恕币韵?,贊美其高潔的品德,以及壯志難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著眼大局,挺身報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耙拱搿倍?,遙想金戈鐵馬戰(zhàn)場廝殺之情景,回到現(xiàn)實卻又是無比的痛苦。結(jié)句點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國土分裂,簡短有力,精悍異常。
上片首句至“毛發(fā)”數(shù)句評價叔高的詩作。詞人評點得很細致,語言優(yōu)美,比喻新穎,想象奇特,極富詩情畫意。接下至“調(diào)瑟”數(shù)句哀嘆叔高的蕭索境況。以古今美女多遭遺棄隱喻才士常被埋沒;“金屋冷,夜調(diào)瑟”則借漢武帝皇后阿嬌失寵,進一步說明被遺棄的痛苦。運用比興手法,以虛寫實,其藝術(shù)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寫叔高之懷才不遇而轉(zhuǎn)及其家門昔盛今衰。長安杜家曾是大族,門望尊崇,但叔高一家與之有別,朝中眾臣爾虞我詐、爭權(quán)奪利。雖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卻因不會鉆營而不能有所作為。接下來作者又對祖國分裂產(chǎn)生悲嘆:曾經(jīng)衣冠相繼的中原路上,如今卻是一片荒涼,遍地戰(zhàn)骨漸漸銷蝕。統(tǒng)治者大興清談之風,借以掩蓋他們的無能和懦弱。但詞人的愛國熱情依舊高漲:“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贝藭r詞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輕時與金兵作戰(zhàn)的大年代,但這畢竟只是幻覺,取而代之的是無以復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詞詞人擅用比興,設(shè)喻新異,想像獨到,詞中稱賞的詩境之美,高冷絕俗,亦可看作詞人所追求的某種美學境界。
辛棄疾簡介
宋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作者全部詩(36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