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簡介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漢族,潁川(今河南禹縣城南晁喜鋪)人。漢文帝時,晁錯因文才出眾任太常掌故,后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師)、賢文學。在教導太子中受理深刻,辯才非凡,被太子劉啟(即后來的景帝)尊為“智囊”。因七國之亂被腰斬于西安東市。 ...〔? 晁錯的詩文(1篇)〕主要成就
政治貢獻
重農(nóng)貴粟
晁錯力主振興漢室經(jīng)濟,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晁錯上了一篇《論貴粟疏》。這篇疏繼承了賈誼的重農(nóng)思想,強調(diào)重農(nóng)抑商。晁錯在這篇疏中細致地分析了農(nóng)民與商人之間的矛盾,導致農(nóng)民流亡,糧食匱乏的嚴重狀況。面對這種商人勢力日趨膨脹,農(nóng)民不斷破產(chǎn)的局勢,晁錯提出重農(nóng)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張。建議文帝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其一,貴五谷而賤金玉。其二,貴粟。這對當時發(fā)展生產(chǎn)和鞏固國防,都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文帝接受了。
接著,晁錯又給文帝上了一篇關于減收農(nóng)民租的疏。務農(nóng)桑,薄賦斂,廣蓄積;號令有時,要求統(tǒng)治者的政治活動不要影響農(nóng)時;利民欲,即滿足人民的欲望,給老百姓以看得見的物質(zhì)利益。
移民實邊
對于匈奴的侵擾和西漢王朝中央政府的消極的和親政策,晁錯和賈誼一樣,都是不滿的。晁錯對匈奴的態(tài)度比較強硬,開始主張武力平定, 此議不為文帝所接受后,他仍主張積極備戰(zhàn),提出移民實邊的策略。
漢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晁錯給文帝上了一道《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晁錯并不是主張單純地依賴蠻夷,而是企圖使之與中國的軍隊相結合,使兩軍相為表里,各用其長技,主張主動地向匈奴出擊,被文帝委婉地拒絕了。
接著他又向文帝提出了積極防御的策略,即《守邊勸農(nóng)疏》和《募民實塞疏》。在《守邊勸農(nóng)疏》中,晁錯分析了秦王朝戍邊政策的失誤,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動的特點。提出了徙民實邊的主張。晁錯的徙民實邊的主張,屬于一種積極的防御,被文帝所采納。為了使募民徙邊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錯在《募民實塞疏》中又提出了兩條建議:其一,對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其二,要學習古代的方法,將移民按軍事建制嚴格地組織起來。同時,晁錯又在《論貴粟疏》中建議,全國百姓向邊塞輸納糧食,以換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贖罪,這叫納粟授爵。這些由晁錯主張或更定的措施,對漢初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質(zhì)基礎。
對晁錯提出的移民實邊、寓兵于農(nóng)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諸實施。這個政策不僅在當時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開了歷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對后世影響很大。漢武帝時趙充國實行軍屯,三國時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錯移民實邊政策的繼承和發(fā)展。
堅定削藩
繼承子孔子的大一統(tǒng)思想和法家限制、打擊“父兄大臣”的思想,贊揚“高皇帝不用同姓為親”的政策,堅決主張“削藩”,認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晁錯的削藩主張是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繼承,然而其態(tài)度比賈誼更堅決。晁錯始終抓住藩國中最強大也最危險的吳國,不斷進行揭露,態(tài)度堅決。同時,晁錯不只是一個政論家,更是一位政治實踐家。晁錯不僅有削藩的言論,而且參與了削藩的行動。在晁錯的策劃下,景帝削吳會稽、豫章郡。
吳楚七國叛亂平息后,景帝下令諸侯王不得繼續(xù)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中央政權的權力就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晁錯雖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卻極大地鞏固了西漢王朝的中央政權,并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文學成就
晁錯是比賈誼稍后較重要的漢初政論散文家。他的文章立論深刻,邏輯嚴密,說服力強;文風樸素無華, 但質(zhì)實懇切,被后世稱為“疏直激切,盡所欲言”,《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nóng)疏》等,被魯迅先生譽為“西漢鴻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魯迅《漢文學史綱要》)。
晁錯的政論文立論契合時代熱潮,善于觀察當時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深識幽顯,見解透辟,能切中要害,剖析利弊。正因如此,晁錯的政論散文切中實際,不發(fā)空論。如晁錯的三篇軍事政論散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守邊勸農(nóng)疏》和《募民實塞疏》提出了徙民實邊的積極防御策略,立論犀利,措施亦切實可行,所以被文帝所采納。
內(nèi)容上更為正大,意境上更為壯闊。其著論的出發(fā)點雖然都是基于建功立業(yè),但落腳點又往往是漢朝的長治久安,并且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為漢朝的鞏固和長盛不衰提議獻策,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大漢氣象的熱情贊頌,具有歷史的厚實感而在意境上更為壯闊,體現(xiàn)出歷史上升時期的風貌。
藝術特色上,晁錯的政論散文,具有戰(zhàn)國策士的縱橫家風氣,力道遒勁,節(jié)奏明快、氣勢磅礴;同時語言明理,意脈流轉,在延續(xù)戰(zhàn)國時期綜合開合鋪張揚利的文風外,鮮明地呈現(xiàn)出了大漢氣象的散文。此外,與賈誼等人的政論散文不同,晁錯之論多峭直而深刻,如《削藩策》,以簡潔短促語句來突出犀利而剛硬的力度:“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徊幌髦?,其反遲,禍大”。
人物生平
太子智囊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晁錯出生于潁川(今河南禹縣),年少時師從張恢學習法家思想。漢文帝時期,因能文任太常掌故。 朝廷征召研究《尚書》之人,晁錯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濟南跟隨伏生學習《尚書》,接受儒家思想。學成歸來后,被任命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后升為博士。
晁錯任博士時,上《言太子宜知術數(shù)疏》,陳說太子應通曉治國的方法,得到文帝贊賞,拜為太子家令。由于晁錯能言善辯,善于分析問題,深得太子劉啟的喜愛和信任,被太子家譽為“智囊”。
獻策御邊
漢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匈奴屢侵邊境,侵擾狄道,文帝發(fā)兵征討,晁錯乘機向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指出對匈奴的作戰(zhàn)中器械要堅固鋒利,士卒要精兵勁卒,將領要精通軍事,君主要選擇良將。文帝很贊賞,賜給晁錯詔書,以示嘉獎,但并未采納晁錯主動出擊的建議。
晁錯接著又向文帝上了《守邊勸農(nóng)疏》,提出用經(jīng)濟措施鼓勵移民,用移民實邊的辦法抵御外患,被文帝所采納。于是晁錯又上《募民實塞疏》,對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體的措施。
漢廷策問
漢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晁錯任太子家令時,文帝令大臣們推舉賢良、方正、文學之士,晁錯被推舉為賢良。由文帝親自出題,就“明于國家大體”等問題,提出征詢(即“策問”)。當時賈誼已死,參加對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錯的回答為最好(即《舉賢良對策》),深得文帝嘉許,由太子家令升為中大夫。
此后,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議。文帝雖未采納,但十分賞識他的才能。太子劉啟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袁盎等大臣并不喜歡晁錯,持反對態(tài)度。
景帝寵信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劉啟即位,提拔晁錯為內(nèi)史。晁錯多次單獨晉見景帝,議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寵信程度超過了九卿,許多法令是經(jīng)他的手修改訂立的。
丞相申屠嘉心懷忌恨,以晁錯擅自鑿開廟墻為由,報請景帝處死晁錯,晁錯提前得到消息,申屠嘉未能得逞,只得謝罪而退,不久患病而死。申屠嘉死后,景帝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愈加顯貴。
進言削藩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p>
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會討論,因景帝寵信晁錯,沒人敢公開表示反對,只有竇嬰不同意,從此和晁錯結下了怨仇。
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ず脱?、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更改了法令三十條。諸侯嘩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
晁錯強行削藩,冒著極大的風險。晁錯的父親勸解無效,服毒自盡。
七國之亂
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后,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lián)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消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時逢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袁盎曾當過吳國丞相,于是景帝問計于袁盎。袁盎認為吳楚七國造反不足為患,并請求景帝屏退旁人,獻策說:“吳楚叛亂目的在于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兵不血刃?!本暗勰涣季?,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于是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腰斬東市
袁盎獻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lián)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準了這道奏章,此時晁錯毫不知情。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jīng)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晁錯死后,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匯報軍情,景帝詢問交涉進展。鄧公認為諸侯叛亂,清君側只是借口,誅殺晁錯對內(nèi)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而叛亂并不會平息。景帝深以為然,拜為城陽中尉。其后景帝降詔討伐,不到三個月就取得了勝利。
評價
學問大家
首先他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晁錯最早是學“刑名之學”的,什么叫“刑名之學”呢?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學政治法律的。也就是說晁錯是政法學院或者政法系畢業(yè)的。因為學習成績還不錯,而且主要是文字工夫好,就當上了太常掌故。我們要知道,古人判案子很講究判決書的起草,要求判決書寫得很有文采,晁錯很有文采,所以選他做太常掌故。
晁錯時來運轉是什么時候呢?是被太常選拔去讀《尚書》。我們知道,由于秦始皇焚書坑儒,古代的典籍失傳,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間,傳人一代一代地沒有了。到了漢文帝的時候,懂得《尚書》的只剩下一個人,叫做濟南伏生,但是等漢文帝找到這個人的時候,他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不可能把他請到朝廷來,怎么辦?所以只好下命令說:太常寺不是教育部嗎?選拔一個可造之材,到濟南伏生家里去學。蒼天有眼,太常寺選中的就是晁錯。晁錯在濟南伏生家,跟著濟南伏生學了《尚書》,這就是儒家的學說,他原來學的是法家的東西,現(xiàn)在又學了儒家的東西,這叫做學貫儒法,學問大長,名聲也大長,回到朝廷以后,說起話來是頭頭是道。漢文帝說這是個人才啊,這個人才不能浪費了啊,那就去輔佐太子吧,太子就是后來的漢景帝,于是就任命晁錯做了太子舍人,后來又做了太子門大夫,后來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個什么級別呢?算是一個中層干部。
智慧之人
晁錯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別好,能言善辯,他進了太子府以后,太子嘛,他是儲君,就是他等著做皇帝,他平時不管事兒,他沒什么事兒做,晁錯又一肚子學問,就天天跟太子談學問,談得太子對他有點崇拜,經(jīng)常和他坐而論道。太子的家人也對他有點崇拜,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智囊”。
晁錯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他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非常關心國家大事,他雖然在太子府里面做一個家令,或者還只是做一個門大夫等等,官職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他時常研究國家大事,向漢文帝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他給漢景帝上了好幾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談兩件事情的:一件事情是守邊,一件事情是勸農(nóng),這篇疏文后來被收入《漢書》的時候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錯的本傳,一部分收入《食貨志》,收入《食貨志》的后來被命名為《論貴粟疏》。《論貴粟疏》是一篇有名的文章。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晁錯,他又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有辦法的人,還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正因為他是一個有學問的、有思想的、有能力的、還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會來趟朝政這汪“渾水”,他一定會來管這個國家的事情。
晁錯的第一個問題,是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他在太子府的時候,和朝中的大臣關系就不好,我們看《史記。晁錯列傳》里面有這樣一句話:說袁盎及諸大功臣都不喜歡晁錯,很不喜歡他,你想想,他在太子府里面不過做個舍人,門大夫,家令,并不是什么職權很大的,很重要的官員,只不過喜歡發(fā)發(fā)議論而已,大家都不喜歡他,一旦他進入中樞,擔任重要職務的時候,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果然漢文帝駕崩,漢景帝繼位以后就重用晁錯。因為漢景帝覺得晁錯是一個“智囊”,所以漢景帝一上臺,第一件事情就任命晁錯為內(nèi)史。內(nèi)史是個什么官呢?內(nèi)史負責的是京城地區(qū)所有的行政工作,相當于現(xiàn)在一個首都市的市長,所以晁錯是越過了副部級,直升正部級。這樣一來,晁錯恐怕是有點得意忘形,至少是有點趾高氣揚,仗著漢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見,不停地提建議,今天要改革這個,明天要改革那個,漢景帝還言聽計從,都采納他的建議,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興了。
能言善辯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它有官場上一整套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規(guī)矩,而漢代的政治在漢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國理念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主張清靜無為,主張一動不如一靜,主張以柔克剛??偠灾遣幌矚g折騰,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漢初的那些高級官員基本上是貴族,或者功臣,有的是當年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雖然能力不一定強,但是熬熬年頭也就慢慢地熬上來了,所以大家對于像晁錯這樣一個靠著能言善辯、夸夸其談就青云直上的家伙,看不上眼。所以晁錯這個時候應該怎么樣呢?應該夾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變法,像根“攪屎棍子”,攪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寧,大家對他就忍無可忍。
第一個被惹毛的是當時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惹毛了以后,找了個岔子就要殺晁錯,找了個什么岔子呢?晁錯不是當內(nèi)史嗎?那就是首都市的市長,內(nèi)史有一個辦公機構叫內(nèi)史府,內(nèi)史府有一個門朝東邊開,晁錯覺得這個門朝東邊開,出出進進不方便,他就南邊開一個門,南邊是什么?南邊是太上皇的廟,南邊開一個門就把太上皇的廟外面圍墻打一個洞,申屠嘉想,好家伙,太上皇頭上動土啊,大不敬。于是商量說,我們明天上朝的時候彈劾他。不知道這個消息怎么就走漏了,晁錯得到消息之后連夜進宮去見漢景帝,就把情況都說了,漢景帝說:這個事情朕給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把這個事提出來,漢景帝說:哎呀!這個事兒朕知道了,這個晁錯他是在太上皇廟的墻上開了一個洞,不過那個墻不是內(nèi)墻,那是外墻。那我們大家都是北京人,知道北京,看看就知道,故宮、太廟都是一圈一圈的好多墻,他開的是最外面的那個,沒戳到里面去,外面那個地方是干什么的呢?是安置閑散官員的,沒什么了不起的。最后漢景帝說了一句關鍵的話,這個事是朕讓他做的。申屠嘉沒有話說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就是晁錯一上臺就氣死一個宰相,申屠嘉是什么人???申屠嘉是跟著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啊,這樣的人都搞不定晁錯,還誰能擺平他?晁錯,我們可以想象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寵驕人,不把別人放在眼里。
這里順便要說一下這個申屠嘉,他不是小人。我們?nèi)タ础妒窌穼ι晖兰蔚脑u價,申屠嘉這個人是一個非常廉潔的清官,叫“門不受私謁”,什么叫“門不受私謁”?就是他在自己家里頭是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員你不要到我家里來談事,有事咱們上朝,到辦公室去談。袁盎曾經(jīng)找過申屠嘉,申屠嘉說:袁公有什么事嗎?公事明天到辦公室找辦事員談,如果是私事,本丞相無私事,清官嘛,所以這件事情申屠嘉在這個朝廷當中威望是很高的。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比方說后來聯(lián)名上書要殺晁錯的廷尉張歐,什么人,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說了,是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他辦案子有一個原則,就是他拿了這個判決來了以后,他要看,看了以后,他發(fā)現(xiàn)如果這個案子有疑點,比方說證據(jù)不足,程序不對,發(fā)回去重審,如果交上來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確實是證據(jù)確鑿,這個人也確實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能赦免他,他會親自到監(jiān)獄里去宣讀判決書,流著眼淚,一邊哭,一邊讀,說你犯了什么滔天罪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然后弄點好酒好肉伺候你上路吧。是這么一個人,你想這樣一個人都主張殺晁錯,你說晁錯得罪人得罪到什么程度了,我們可想而知了。
性情耿直
從政的晁錯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然而他的性格使他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
那么晁錯為什么不得人心呢?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政見不和,他主張削藩,其他人主張不動,“道不同,不相與謀”。第二個原因,性格不好,性情耿直,比較認死理。史記和《漢書》講到晁錯的時候都用了四個字:峭、直、刻、深。峭,什么意思呢?嚴厲;直,什么意思呢?剛直;刻,什么意思呢?苛刻;深,什么意思呢?心狠。一個人又嚴厲,又剛直,又苛刻,又心狠,討人喜歡嗎?不討人喜歡。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誰會跟這樣的人成為好朋友呢?這樣的人怎么會有一個好的人緣呢,而沒有一個好的人緣,你怎么能在政府里面混呢?這就是晁錯性格上的原因。
晁錯的這個性格,我們在電視劇《漢武大帝》里面也看到有表現(xiàn)。晁錯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嘩然,晁錯的父親就千里迢迢從潁川趕到長安來找晁錯,他是這樣說的:“必須這樣做呀!不這樣做,天子就沒有尊嚴,國家就不得安寧?!蹦敲催@個情節(jié)表現(xiàn)了什么,表現(xiàn)了晁錯的忠心耿耿,晁錯是一個既忠心耿耿,又深謀遠慮的人。按說這實在是國家的一個棟梁。但是晁錯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謀遠慮都有一點問題,什么問題呢?他是為國深謀遠慮,為自己一點都不深謀遠慮,所以《漢書》對他的評價是:“銳于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而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這樣的人,按照我們一般來說的道德標準,這是一個大好人啊,大公無私,一心為公,一往無前,奮不顧身,這不是很好嗎?怎么不好呢?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能為自己考慮的人,他往往也不能為別人考慮,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國情。國家是什么?國家是具體的人民構成的,人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你不了解人,你就不能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你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夠沒有人之常情,一個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里的人,往往也不把別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一個不把自己的生命當回事兒的人,也不會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兒,你既然不能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兒的話,你怎么為民眾謀福利呢?一個連自己都保衛(wèi)不了的人,你能夠保衛(wèi)國家嗎?所以對于這樣一種奮不顧身,我們要一分為二地來看,承認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不二
忠心耿耿又有什么問題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會有這么一個問題,我既然是一心為公的,誰反對我,就是一心為私,我既然是忠臣,誰反對我,那就肯定是奸臣,他就會以自己來劃線了,他就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了。而一個人不能夠聽取別人不同的意見,他就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兼聽則明嘛。那么你要兼聽的話,你就不能說我是一心為公的,你們是一心為私的。晁錯就是這樣,這是不是有問題呢?
第三個問題,就是他那個一往無前,一往無前我們以前也認為是一個很高尚的品德,當然我們某些時候是需要一往無前,需要奮不顧身的,也需要執(zhí)著,需要認死理,但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兒,什么情況,比方說你做學問,執(zhí)著是好的,為什么呢?追求真理,一個學者,一個科學家,一定要執(zhí)著,一定要認死理,我認準了這個,我就這條道走到黑了,我不碰到南墻,我絕不回頭,也許就在我探索過程中,我還沒有碰到南墻的時候就找到真理了。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須是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該妥協(xié)的時候妥協(xié),該讓步的時候讓步,該迂回的時候迂回。而且政治家要考慮的問題,一件事情不僅僅是該不該做,而且還要考慮能不能做,現(xiàn)在就做還是將來再做,這是一個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質(zhì),他得看三步。而晁錯是執(zhí)著,堅持,認死理,只看一步,削藩就是對的,就是要做,能不能做,他不考慮,現(xiàn)在就做還是將來再做也不考慮。
而漢文帝是考慮的,所以他一再向漢文帝上書,漢文帝不采納,后來晁錯給漢文帝上書的時候?qū)懥诉@樣一句話:“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就是說我是一個很狂妄的人,我說了一些狂話,請英明的皇上來做出決策。漢文帝批示是什么呢?漢文帝批示說:“言者不狂,而擇者不明,國之大患,故在于此”。就是一個國家最糟糕的是什么?是提意見的人其實并不狂,但是做決策的人他糊涂,這就糟糕了。所以漢文帝是政治家,他是清楚的,他很清楚建議歸建議,決策歸決策,建議沒有狂不狂的問題,什么建議你都可以提,但是決策有英明不英明的問題,決策不能不英明,這個道理文帝懂,景帝不懂,景帝不懂的結果是什么呢?采納晁錯的削藩策,而且讓晁錯自己來主持這項工作,這一下子麻煩就大了。
論貴粟疏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今海內(nèi)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shù)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nóng)也。
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不農(nóng)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nóng)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人物資料
在圣明的君王統(tǒng)治下,百姓不挨餓受凍,這并非是因為君王能親自種糧食給他們吃,織布匹給他們穿,而是由于他能給人民開辟財源。所以盡管唐堯、夏禹之時有過九年的水災,商湯之時有過七年的旱災,但國內(nèi)沒有被遺棄和瘦得不成樣子的人,這是因為貯藏積蓄的東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準備?,F(xiàn)在全國統(tǒng)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亞于湯、禹之時,又沒有連年的水旱災害,但積蓄卻不如湯、禹之時,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還有潛力,百姓還有余力,能長谷物的土地還沒全部開墾,山林湖沼的資源尚未完全開發(fā),游手好閑之徒還沒全都回鄉(xiāng)務農(nóng)。
百姓生活貧困了,就會去做邪惡的事。貧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務農(nóng),不從事農(nóng)業(yè)就不能在一個地方定居下來,不能定居就會離開鄉(xiāng)土,輕視家園,像鳥獸一樣四處奔散。這樣的話,國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墻,深險的護城河,嚴厲的法令,殘酷的刑罰,還是不能禁止他們。受凍的人對衣服,不要求輕暖;挨餓的人對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饑寒到了身上,就顧不上廉恥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兩頓飯就要挨餓,整年不做衣服穿就會受凍。那么,肚子餓了沒飯吃,身上冷了無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兒子,國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賢明的君主懂得這個道理,所以讓人民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減輕他們的賦稅,大量貯備糧食,以便充實倉庫,防備水旱災荒,因此也就能夠擁有人民。
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辦法來管理他們,他們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不管東南西北。珠玉金銀這些東西,餓了不能當飯吃,冷了不能當衣穿;然而人們還是看重它,這是因為君主需要它的緣故。珠玉金銀這些物品,輕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國而無饑寒的威脅。這就會使臣子輕易地背棄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隨便地離開家鄉(xiāng),盜賊受到了鼓勵,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攜帶的財物。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節(jié)里成長,收獲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時間內(nèi)可以成事。幾石重的糧食,一般人拿不動它,也不為奸邪的人所貪圖;可是這些東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餓受凍。因此,賢明的君主重視五谷而輕視金玉。
現(xiàn)在農(nóng)夫中的五口之家,家里可以參加勞作的不少于二人,能夠耕種的土地不超過百畝,百畝的收成,不超過百石。他們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還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勞役;春天不能避風塵,夏天不能避署熱,秋天不能避陰雨,冬天不能避寒凍,一年四季,沒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又要交際往來,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撫養(yǎng)孤老,養(yǎng)育幼兒,一切費用都要從農(nóng)業(yè)收入中開支。農(nóng)民如此辛苦,還要遭受水旱災害,官府又要急征暴斂,隨時攤派,早晨發(fā)命令,晚上就要交納。交賦稅的時候,有糧食的人,半價賤賣后完稅;沒有糧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債納稅;于是就出現(xiàn)了賣田地房屋、賣妻子兒女來還債的事情。而那些商人們,大的囤積貨物,獲取加倍的利息;小的開設店鋪,販賣貨物,用特殊手段獲取利益。他們每日都去集市游逛,趁政府急需貨物的機會,所賣物品的價格就成倍抬高。所以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養(yǎng)蠶織布,穿的必定是華美的衣服,吃的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沒有農(nóng)夫的勞苦,卻占有非常豐厚的利潤。依仗自己富厚的錢財,與王侯接交,勢力超過官吏,憑借資產(chǎn)相互傾軋;他們遨游各地,車乘絡繹不絕,乘著堅固的車,趕著壯實的馬,腳穿絲鞋,身披綢衣。這就是商人兼并農(nóng)民土地,農(nóng)民流亡在外的原因。當今雖然法律輕視商人,而商人實際上已經(jīng)富貴了;法律尊重農(nóng)民,而農(nóng)民事實上卻已貧賤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輕賤的;一般官吏所鄙視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上下相反,好惡顛倒,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國家富裕,法令實施,那是不可能的。
當今的迫切任務,沒有比使人民務農(nóng)更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從事農(nóng)業(yè),關鍵在于抬高糧價;抬高糧價的辦法,在于讓百姓拿糧食來求賞或免罰。現(xiàn)在應該號召天下百姓交糧給政府,納糧的可以封爵,或贖罪;這樣,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農(nóng)民就可以得到錢財,糧食就不會囤積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納糧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產(chǎn)業(yè)的人。從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貨物來供政府用,那么貧苦百姓所擔負的賦稅就可以減輕,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補不足的,法令一頒布百姓就能夠得益。依順百姓心愿,有三個好處:一是君主需要的東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賦稅減少,三是鼓勵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按現(xiàn)行法令,民間能輸送一匹戰(zhàn)馬的,就可以免去三個人的兵役。戰(zhàn)馬是國家戰(zhàn)備所用,所以可以使人免除兵役。神農(nóng)氏曾教導說:“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墻,有百步之寬貯滿沸水的護城河,上百萬全副武裝的兵士,然而沒有糧食,那是守不住的?!边@樣看來,糧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資財,是國家最根本的政務?,F(xiàn)在讓百姓交糧買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個人的兵役,這與一匹戰(zhàn)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遠了。賜封爵位,是皇上專有的權力,只要一開口,就可以無窮無盡地封給別人;糧食,是百姓種出來的,生長在土地中而不會缺乏。能夠封爵與贖罪,是人們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獻納糧食,用于邊塞,以此換取爵位或贖罪,那么不用三年,邊地糧食必定會多起來。
陛下降恩,讓天下人輸送糧食去邊塞,以授給爵位,這是對百姓的很大恩德。我私下?lián)鷳n邊塞駐軍的糧食不夠吃,所以讓天下的屯糧崐大批流入邊塞。如果邊塞積糧足夠使用五年,就可以讓百姓向內(nèi)地各郡縣輸送糧食了;如果郡縣積糧足夠使用一年以上,可以隨時下詔書,不收農(nóng)民的土地稅。這樣,陛下的恩德雨露普降于天下萬民,百姓就會更積極地投身農(nóng)業(yè)生 產(chǎn),天下就會十分富庶安樂了。
注釋
(1)食(sì)之:給他們吃。 “食”作動詞用。
(2)衣(yì)之:給他們穿。 “衣”作動詞用。
(3)道:途徑。
(4)捐瘠(jí):被遺棄和瘦弱的人。 捐,拋棄; 瘠,瘦。
(5)不避:不讓,不次于。
(6)地著(zhù):定居一地?!稘h書·食貨志》:“理民之道,地著為本。”顏師古注:“地著,謂安土也?!?/p>
(7)廩(lǐn):米倉。
(8)牧:養(yǎng),引申為統(tǒng)治、管理。
(9)石:重量單位。漢制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10)弗勝:不能勝任,指拿不動。
(11)長(zhǎng):養(yǎng)育。
(12)政:同“征”。虐:清代王念孫認為當作“賦”。
(13)改:王念孫認為原本作“得”。
(14)倍稱(chèn)之息:加倍的利息。 稱,相等,相當。
(15)賈(gǔ):商人。
(16)奇贏:以特殊的手段獲得更大的利潤。
(17)阡陌(qiān mò)之得:指田地的收獲。 阡陌,田間小路,此代田地。
(18)乘堅策肥:乘堅車,策肥馬。 策,用鞭子趕馬。
(19)履絲曳(yè)縞(gǎo):腳穿絲鞋,身披綢衣。 曳,拖著??c,一種精致潔白的絲織品。
(20)乖迕(wǔ):相違背。
(21)縣官:漢代對官府的通稱。
(22)拜爵:封爵位。
(23)渫(xiè):散出。
(24)損:減。
(25)車騎馬:指戰(zhàn)馬。
(26)大用:最需要的東西。
(27)五大夫:漢代的一種爵位,在侯以下二十級中屬第九級。凡納粟四千石,即可封賜。
(28)擅:專有。
《論貴粟疏》晁錯 古詩賞析
全文通過正反兩方面的連論說了重農(nóng)貴粟對于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決定性意義。作者在說明問題時運用古今對比,農(nóng)夫與富商大賈的對比,法令與實際情況的對比,使他的主張得到更鮮明的表現(xiàn),讓統(tǒng)治者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其中特別是對農(nóng)民現(xiàn)實生活的貧困窮苦的描寫,揭露性很強。
所謂“谷賤傷農(nóng)”,意思就是說,糧食太便宜了,就會挫傷農(nóng)民種糧食的積極性,導致產(chǎn)量減少,這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我國在歷史上一直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國,所以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很重視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問題。晁錯認為蓄積多,則民心穩(wěn),統(tǒng)治穩(wěn)固;而要增加蓄積,必須想辦法使農(nóng)民盡心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但現(xiàn)狀是農(nóng)民忙活了一年,到頭來卻只有很少的收益,為了應付各種賦斂,有的甚至“賣田宅,鬻子孫”;而商人無農(nóng)民之勞,卻能“衣必文采,食必粱肉”。這種差距不可能使農(nóng)民安心于農(nóng)業(yè),作者由此提出“欲民務農(nóng),在于貴粟”的觀點。他的觀點對于扭轉“谷賤傷農(nóng)”的狀況是有好處的,對現(xiàn)代社會解決“三農(nóng)”(指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問題,也是有借鑒意義的,但他尊崇傳統(tǒng)的“重農(nóng)抑商”政策,對待商業(yè)和商人也有一些偏頗和不公正之處,讀者閱讀時要注意。
《論貴粟疏》晁錯 古詩創(chuàng)作背景
西漢建國初期,漢高祖劉邦由于采取了罷兵歸家、抑制商人、輕徭薄賦等一系列措施,使秦朝末年因連年戰(zhàn)爭而遭到嚴重破壞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逐漸得以恢復。漢文帝即位后繼續(xù)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重視農(nóng)桑,促進了農(nóng)業(yè)的繁榮和商業(yè)的發(fā)展。但由此也產(chǎn)生了因商業(yè)發(fā)展而導致谷賤傷農(nóng),大地主、大商人對農(nóng)民兼并侵奪加劇,大批農(nóng)民流離失所,階級矛盾日趨激化的社會現(xiàn)象。針對這一問題,晁錯上了這篇奏疏,全面論述了“貴粟”(重視糧食)的重要性,提出重農(nóng)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張,這對當時發(fā)展生產(chǎn)和鞏固國防,都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論貴粟疏》晁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圣明的君主在上,而百姓不挨餓受凍的人,不能耕而食的,織而衣的了,為開辟財源的做法。
堯、禹有九年的水災,湯有七年的大旱,而國亡捐瘦的,以積蓄多,準備先工具。
現(xiàn)在全國統(tǒng)一,土地人口之多,不亞于商湯、夏禹,加上沒有幾年的水旱災害,而積蓄趕不上的,為什么呢?地有潛力,人民這樣做了還有時間和精力,生長谷物的土地還沒有完全開墾,山澤的好處還沒有完全出來了,游食的百姓還沒有全部歸農(nóng)的。
百姓貧窮,奸邪就生。
貧困生在不足,不足以產(chǎn)生于不農(nóng),不努力就不地著,不地著就輕易離開家鄉(xiāng),人如獸。
雖然有高高的城墻深池,嚴法重刑,還是不能禁止的。
人在寒冷的衣服,不要求輕暖;在饑餓的食物,不等待美味;饑寒交迫,不顧廉恥。
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就餓再次,一年不做衣服就會寒冷。
肚子饑餓不能吃,皮膚寒不得衣,雖然母親不能保證他的兒子,你怎么能因為有他的百姓呢?賢明的君主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人民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減輕賦稅,廣蓄積,來充實倉庫,防備水旱,所以人們可能就有了。
百姓的,在上如何管理的,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處流,四方?jīng)]有選擇了。
那珠玉金銀,餓了不能吃,寒不可穿,然而,多貴的,以上采用的緣故。
這些東西輕小,容易收藏,在把握,可以周游天下而不受饑餓。
這使臣子輕易背叛君主,而百姓輕易地離開故鄉(xiāng),盜賊有什么建議,逃亡者得到輕資本。粟米布帛生在地,在時長,聚集在力量,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
幾石重,中人不住,不為奸邪的利益;一天得不到而饑寒到。
因此英明的君主重視五谷而輕視金玉。
現(xiàn)在農(nóng)民五口之家,那些服役的人不下兩個人,他能耕種的土地不超過百畝,百畝的收集不超過一百石。
春耕,夏天除草,秋天收獲,冬季收藏,砍木柴,治理官府,服勞役;春天不能避風塵,夏天不能夠避署熱,秋天不能避陰雨,冬天不能躲避寒冷冰凍,四時之間,沒有一天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來,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撫養(yǎng)幼在其中。
勞苦如此,還遭受水旱災害,急政殘暴,賦稅不及時,朝廷命令,晚上改。
應當具有的半價而賣,沒有人取一倍的利息;在這里有賣田宅、賣子孫來還債的人了。
而商人大的儲存倍息,小的坐在販賣,操那些奇贏,一天游覽城市,車上的緊急,所賣一定倍。
所以那男子不耕種,女人不養(yǎng)蠶織布,衣服一定要文采,吃飯一定要吃米飯和肉;沒有農(nóng)民的痛苦,有非常豐厚的利潤。
利用他的財富,交通王侯,勢力超過官吏,以利相互傾軋;千里遨游,絡繹不絕,乘堅策肥,鞋子拖著白色絲。
這商人兼并農(nóng)民,農(nóng)民流亡的原因。
現(xiàn)在法律輕視商人,商人已經(jīng)富貴了;尊重農(nóng)民,農(nóng)夫已貧賤了。
所以一般人所尊貴的,主所鄙視的原因;官吏所鄙視,法律所尊重的。
上下相反,好惡顛倒,而要想使國家富裕法立,不可能的啊。
現(xiàn)在的事情,不如讓百姓從事農(nóng)業(yè)就行了。
想百姓務農(nóng),在重視糧食;重視糧食的道路,在讓人民以糧食為賞罰。
召募天下百姓向官府繳納糧食,能得到爵位,可以用除罪。
這樣,富人有爵位,農(nóng)民有了錢,糧食也分散。
能夠進入糧食得到爵位,都有我的原因。
取決于有多,以供上使用,那么貧苦百姓的賦稅就可以減少,所謂“損有余,補不足,令出而得利的了。
順應了民心,所補充的三:一是主用腳,二是百姓的賦稅減少,三是鼓勵農(nóng)業(yè)。
現(xiàn)在讓百姓有一匹戰(zhàn)馬的,又死三人。
車騎的,天下武措施,所以當又去世。
神農(nóng)教導說:“有七八丈,湯池百步,百萬大軍,而沒有糧食,守不住的。
”由此看來,糧食的人,王的大用,國家的根本任務。
下令百姓交納糧食得到爵位,到五大夫以上,于是又一人罷了,這與騎馬的功效相差太遠了。
爵位的人,上的專有,出口而無窮;糧食的人,百姓所種,生長于土地而不缺。
能夠封爵與贖罪,人們十分喜愛的。
讓天下人輸送糧食到邊境,以接受爵位、免除罪,不過三年,邊疆的糧食一定會多了。
陛下駕臨使天下進入糧食去邊塞,以授爵,非常大的恩惠呀。
私下?lián)倪吘呈勘募Z食不夠吃大諜天下糧食。
邊吃足夠使用五年,可以讓人粟郡縣了;足夠使用一年以上,可當時赦免,不要把農(nóng)民租。
這樣,德澤加于百姓,民俞勤勞的農(nóng)民。
時有軍隊服役,如果遇上水旱災害,人民不困乏,天下安寧;一年誰將美,人民大富足快樂了。
注: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
作者介紹
作者千古名句
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出自《淮南子·主術訓》[兩漢] 晁錯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出自《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兩漢] 晁錯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出自《江漢》[兩漢] 晁錯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出自《桃花庵歌》[兩漢] 晁錯
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葷菜百果不備具,國之貧也。
出自《管子·立政》[兩漢] 晁錯
且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
出自《墨子·22章 節(jié)用(下)》[兩漢] 晁錯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用之,事無不可。
出自《鬼谷子·鬼谷子·摩篇》[兩漢] 晁錯
雨后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出自《柳梢青·吳中》[兩漢] 晁錯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出自《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兩漢] 晁錯
連宵霢霢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出自《
連宵霢霢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兩漢] 晁錯
資料參考:論貴粟疏(兩漢 晁錯)